法院每天都要處理很多的案件,很多的案件都是和金錢有關的,有的涉及的金錢數目巨大,有些數額相對較小。如果有行為人因為借貸五十萬元,判決希望借款人還錢,而行為人確實是有能力執行的,但是拒執了,那么該行為是構成拒執罪的。下面小編就來談談50萬元拒執罪判幾年?
一、拒執罪的概述
拒執罪全稱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給付內容的判決、裁定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夠履行的情況下,拒不履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1、拒執罪簡介
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作出的法律文書,具有嚴肅性和權威性,不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更改,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遵照執行。對于無視法律的權威,妨害人民法院的正?;顒拥木懿粓绦信袥Q、裁定的行為,必須繩之以法,才能體現出法律的尊嚴。因此,科學、及時、有效的懲處這種犯罪,是司法系統特別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務,也是解決好“執行難”的重要途徑。我國于1979年的《刑法》中首次規定了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1997年《刑法》修訂后在第313條也規定了此罪,并進行了適當的修改。為了保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實施,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于1998年4月8日第974次會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適用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從上述規定來看,對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行為,基本上具備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刑事法律體系。但在司法實踐中,該罪的適用并不盡如人意,實施起來也存在著諸多的困難和問題,現結合工作實際,對該罪進行淺要的分析。
二、50萬元拒執罪判幾年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三、刑事自訴書范本
刑事自訴狀
自訴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職業、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等
被告人:姓名、性別等情況,出生年月日不詳者可寫其年齡
案由:被告人被控告的罪名
訴訟請求:
具體的訴訟請求。
事實與理由:
被告人犯罪的時間、地點、侵害的客體、動機、目的、情節、手段及造成的后果,理由應闡明被告人構成犯罪的罪名和法律依據。
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
主要證據及其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如證據、證人在事實部分已經寫明,此處只需點明證據名稱、證人詳細住址
此致
_______人民法院
自訴人:
代書人:
年月日
附:本訴狀副本_____份
四、什么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概念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構成特征
1、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人民法院的正?;顒印?/p>
2、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和裁定,情節嚴重的行為。
3、犯罪主體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主要是指有義務執行判決、裁定的當事人。對判決、裁定負有協助執行義務的某些個人,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4、犯罪主觀方面
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或裁定,而故意拒不執行。
50萬元拒執罪判幾年,一般這種情況,如果說行為人是完全有能力執行五十萬的,但是卻拒接了執行,那么該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已經違法犯罪了,以拒執罪論處,一般是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當然還要附加刑,并處罰金。這樣的行為就應該嚴厲的打擊,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
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拒執罪移送申請書應該怎么寫?
拒執罪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損害賠償
2020-12-19被工廠辭退當天可以要工資嗎
2020-11-26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如何辦理專利復審委托
2021-01-29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多少錢,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