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認罪會加重判刑嗎這個問題相信大家看見過好幾次了,對這個問題也有很大的不了解。很多時候大家都會擔心法院作出判決以后,對方拒不執行怎么辦,自己的權益也沒有得到保障。所以,國家針對這種情況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措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項拒執罪的相關規定。
一、在尚未做出裁判之前,談不上認罪態度的問題
按照“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的規定,在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作出判決前,對任何人不得有罪推定,辦案法官在審案時也應認為被告人是無辜的,只能根據《刑事訴訟法》確立的舉證規則,在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基礎上依法作出被告人有罪或無罪的判決;被告人是否有罪是判決生效之后才能確定的。
法官在判決書中認為,“公訴機關出示的證據,形成鎖鏈,指控被告人所犯罪名成立,而被告人拒不認罪”,“被告人在確鑿的證據面前,百般狡辯,拒不認罪”。依照此等表述,在質證過程中,被告人對控方提出的證據進行質疑和辯駁,即是“拒不認罪”。問題是不經質證,如何能說明證據是“鐵的事實”,“確鑿的證據”? 即使認定檢察機關提出的證據能夠作為定案的根據,那也是質證之后的事情,如果因為被告與檢察機關質證即是“不坦白”,只能說明在法官心目中,認為被告人被帶上法庭即是“有罪”的,應該認罪,不應頑抗,否則怎么會將被告人與檢察官質證認為是“狡辯”,抑或“態度惡劣”?這顯然是有罪推定的思維,認為被告人認罪態度不好的表述,明顯是在判決作出之前就有的立場。即使“認罪態度不好”,也是終審判決生效之后的事情,而不應是判決之前。因此,在判決生效前談“不認罪”,法官已喪失了中立立場,表現出了追訴犯罪的傾向,違背控審分離原則。
二、應將被告人“拒不認罪”的訴訟行為視為其行使辯護權的體現
檢察官、法官依照法律規定行使檢察權、審判權,不僅應遵循刑法的有關規定,還應重視刑事訴訟法有關保障被告人權利的規定,才能真正做到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并重。如前文所述,“拒不認罪,從重處罰”的觀點和做法有違我國憲法和法律確立的“保障被告人辯護權”、“無罪推定”和審判中立等原則。因此,為了真正做到依法裁判,實現懲罰犯罪和保障人權并重的目的,檢察官和法官需嚴格遵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慎對待被告人的“不認罪”。具體而言:
第一,檢查官、法官應將被告人對指控的辯駁視為其辯護權的行使。
對被告人不承認檢察官指控的事實,對指控的證據予以辯駁,或者否認指控罪名,不承認自己的行為構成犯罪的申辯,檢察官、法官應當視為這是被告人行使辯護權的體現,應予以尊重和認可。
第二,法官和檢察官不宜將被告人“拒不認罪”的辯護行為作為從重處罰的依據。
既然被告人對于指控的辯駁屬于辯護行為,那么在訴訟中,檢察官也應尊重被告人的訴訟地位,認可被告人對其指控的辯駁是其行使辯護權的體現,不宜將其理解為“拒不認罪”,更不宜據此出具“從重處罰”的量刑意見。法官對于被告人行使辯護權的行為,也不應作為從重處罰的考慮因素,而應考慮其他情節,結合刑法規定,根據無罪推定的要求,嚴格恪守中立態度,根據控辯雙方的舉證和質證,居中做出裁判。
因為是否有罪這個問題不是一開始就出現的,是在法院判刑后才會出現的。所以一般來說是不存在拒不認罪導致加重判刑這個問題的,希望大家在進行相關的官司之前可以咨詢有關律師。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面臨哪些法律風險,應該如何防范
2021-03-22對募股申請的審批有哪些規定
2020-11-25公司法對一人公司怎么規定
2021-02-25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