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法院的判決、裁決能夠得到公民以及其他社會主體的自覺履行并且因此而樹立公正嚴明的國家形象,在立法機關制定法律的時候專門制定了拒執罪來預防拒絕執行判決而引發的犯罪行為,但拒執罪也需要主體滿足相應的構成要件才能定罪。那么,拒執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一、拒執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主體
拒不執行裁判罪是一種特殊主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三、四、五條的規定,有以下三種:①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規定的曾有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自然人。②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這些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本罪的主體。③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妨礙執行和拒不執行的行為人。這種人,因其不是被執行人,而是案外人教唆被執行人或與被執行人事先通謀策劃,事后共同參與并實施了拒不執行法院裁判的行為的,應認定為共犯。
犯罪客體
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審判機關裁判和執行的權威。人民法院是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審判機關,所作出的裁判一經生效就具有強制力,負有履行義務和協助執行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執行。被執行人拒不執行,直接損害人民法院裁判和執行的嚴肅性,嚴重影響了法院裁判權威和執行權威,在破壞了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的同時;間接損害了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國家利益。
主觀方面
直接故意表現為行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已經生效,必須執行,在有能力執行的情況而故意拒不執行,希望通過拒不執行的犯罪行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無法得到執行,以滿足自己或單位的非法利益。
客觀方面
表現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其情節嚴重。“有能力執行”是指根據查實的證據證明,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具有實施特定行為義務的能力。
從上述內容來看法院在判決某個主體是否達到了構成拒執罪的標準需要符合四個方面的要件才能符合法律的規定,只要有一個要件沒有滿足就不能將主體定罪為拒執罪而加以處罰。若對拒執罪有問題可以在線咨詢律師。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拒執罪移送申請書應該怎么寫?
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女方私自流產違法嗎
2021-01-06車撞到人責任書沒下來,負不起醫藥費怎么辦
2021-01-10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離婚財產
2020-12-14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挖沙子犯法嗎
2021-01-06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