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犯罪分子的處罰我國的法律是絕不留情的,因此法治社會中如果沒有嚴厲的處罰規定就不能很好的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不能確保社會的秩序穩定,因此在處罰過程中都是依法處理但是也會酌情減輕,那減輕處罰認罪認罰怎么申請?下面就對此問題進行詳細的介紹。
一、減輕處罰認罪認罰怎么申請?
減輕刑事處罰申請書一:減輕處罰申請書(221字)
***市**區人民法院:
***,男,漢族,系我村村民,該同志平時一直表現很好,在搞好家庭經濟建設的同時,還非常注重村里公益事業,除此次違法犯罪行為外,無其他劣跡。此次犯罪也是由于他交友不慎,一時糊涂所致。
在近一年取保候審期間,其一直認真反省,積極改造,請求你院在對其進行處罰時,能夠認真考慮其平時表現好,可塑性強等情況,從保護人才角度出發,對其予以寬大減輕處理。同時如果需要,我村愿意接受對其監督改造的任務。
申請人:***
****年**月*日
二、概念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從寬分為實體上從寬和程序上從簡兩方面。對認罪認罰案件,屬于基層法院所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進行審判。對于基層法院管轄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在審理當中,被告人對程序適用提出異議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簡化審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程序上的從寬。
實體上,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違背意愿認罪認罰,否認指控犯罪事實,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審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情形的除外。
但是從保障人權和確保司法公正角度,對以下幾類案件是不適用的:一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屬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第三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犯罪分子的處罰其根本目的就是來改造罪犯,讓罪犯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罪行也能知錯就改,因此在處罰的時候如果罪犯的態度良好,認罪態度非常誠懇也就會按照相關的規定來減輕對罪犯的處罰,體現人道主義。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酒吧要辦什么證件經營
2020-11-17預抵押能否實現擔保物權
2021-03-21轉移私有財產屬于非法轉移財產嗎
2020-12-08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