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在知道公訴機關已經確實掌握了自己的罪證之后就會希望通過自己的認罪認罰行為得到最輕的量刑,有些被告本身的犯罪惡劣性質就不是那么嚴重就會有很大的可能得到緩刑的判決。下面一起來看看認罪認罰適用緩刑是否可以?
一、認罪認罰適用緩刑是否可以?
認罪認罰是可以從輕的情節。但是否可以判處緩刑,則需看犯罪情節
適用緩刑的條件有兩個:
1.適用緩刑的對象,必須是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特定的犯罪分子。這些人所犯罪行比較輕,如果罪行較重,判處的刑罰在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或者是累犯的,都不能適用緩刑。
2.所犯罪行情節較輕并有悔改表現,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是否可以適用緩刑的關鍵是看適用緩刑犯罪分子是否具有社會危害性,對于不予關押確實不會危害社會的,才能適用緩刑。如果犯罪分子有可能危害社會,即使是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是否具有社會危害性,應當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以及其他情況綜合加以判斷,一般來說,犯罪情節較輕,犯罪分子的認罪態度好,有悔罪表現,對其適用緩刑放到社會上再進行危害社會的違法犯罪活動的可能性就小一些。對于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如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則犯罪分子雖然不在監獄服刑,但仍然要禁止其履行相應的政治權利,而且與緩刑同時執行。
對于符合上述兩個條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對其判處緩刑。適用緩刑的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如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節和罪犯的表現,不關押不足以教育改造和預防犯罪的,就不能適用緩刑;或者罪犯雖有悔罪表現,但判刑較重,超過3年有期徒刑的,也不能適用緩刑。
緩刑的條件一定要嚴格遵守,既不能濫用,也不能該用而不用,一方面不能把懷孕、患重病、家庭生活困難、工作需要等情況作為適用緩刑的主要依據,任意擴大緩刑的適用范圍;也不能任意把緩刑作為解決矛盾的手段,對無罪或者罪輕的人,判處刑罰宣告適用緩刑,侵犯公民合法權利,或者故意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適用緩刑,放縱犯罪分子。
被告人在主動向檢察院供述自己的罪行并向法院認罪是有可能得到減刑的判決的,但是至于是否能夠被判決緩刑就需要結合被告人涉及的案件的社會危害程度以及惡劣影響程度有多深來進行判斷。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中村拆遷的基本流程怎么走
2021-02-19上班時間腦梗如何賠償
2020-12-08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