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老百姓手頭的錢富裕些了,有的人看到一些投資項目的回報率高,紛紛進行投資理財。殊不知,在投資領域,有不少公司以理財的名義掩蓋非法集資的目的。非法集資成為了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焦點。那么,有關非法集資的法律規定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學習下相關知識。
一、有關非法集資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目前,與非法集資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國務院令第247號)、《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公通字[2014]16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非法集資的類型有哪些?
1、不具有真實銷售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
2、通過虛假宣傳并承諾高額回報,以轉讓林權并為管護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
3、通過虛假宣傳并承諾高額回報,以代種植(養殖)、租種植(養殖)、聯合種植(養殖)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
4、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名,不提供商品、服務或者所提供商品、服務的價格明顯高于市場價格,通過承諾回購、代為銷售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
5、以發行證券為名,通過虛假宣傳并承諾高額回報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6、以募集基金或者基金管理為名,通過虛假宣傳并承諾高額回報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
綜上所述,打擊非法集資活動,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目前,有關非法集資的法律規定主要有刑法及最高法相關司法解釋。根據法律規定,非法集資涉嫌違法犯罪,在刑法上面對應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遇到非法集資,受害人可以帶上證據材料到公安機關報案。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稅匯算清繳過了期限,還能匯算嗎
2021-01-04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報道稱妻子舉報前夫是否侵害妻子名譽權
2021-01-13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