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規定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要求犯罪對象是不特定的社會公眾,換言之,如果此時的犯罪對象是特定的,則這個時候即使有非法吸收存款的行為,其實也不會認定構成此罪。而在被認定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自然需要作出相應的處罰。那么此時該如何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處理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如何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處理
依照刑法第176條的規定,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自然人犯罪的法定刑處罰。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構成要件
(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制度。存款是指存入金融機構保管并可以由其利用的貨幣資金或有價證券,它是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的主要來源。
(二)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
(三)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依本條第2款的規定,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這里的單位,既可以是可以經營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商業銀行等銀行金融機構,也可以是不能經營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證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還可以是其他非金融機構。
(四)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必須是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會造成擾亂金融秩序的危害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過失不構成本罪。有的金融機構由于工作失誤造成利率提高而吸收了大量公眾存款,由于利率不是該金融機構故意抬高,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不屬于其故意實施,因此不構成本罪。
其實一般都是指我國關于此罪的量刑處罰,但在進行刑事處罰的時候,肯定需要先進行認定,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是否真的構成《刑法》中規定的犯罪,如若不然就不能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而結合《刑法》里面的規定,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話,一般是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哪些司法解釋
2020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量刑標準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多少年,量刑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眼晴工傷鑒定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9法律顧問費與顧問費在稅收的區別
2021-02-20企業法人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有效情形
2021-01-13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房產中介費有哪些收費項目
2021-03-18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