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無論是電視上還是說,在法庭上都可以看到有一些人觸犯了我們國家刑事法律,所以受到了非常嚴厲的處罰,當然刑事法律的觸犯,他肯定會有一個犯罪行為的,這個犯罪行為實際上是有構成要件的,很多人想知道,犯罪的四個構成要件是怎么樣的?
一、刑事犯罪主體
1、未滿14周歲,不負刑事責任,無刑事責任能力。
2、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對八種犯罪行為(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應負刑事責任。
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量刑:
①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②不適用死刑(包括死緩)。
3、已滿16周歲:應當負刑事責任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責任能力:
1、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①負刑事責任;
②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
①當負刑事責任;
②可以從輕或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醉酒的人: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刑事犯罪主觀方面
犯罪故意:
1、直接故意:明知危害結果必然或可能發生,即希望危害結果發生。
2、間接故意:明知危害結果可能發生,即放任危害結果發生。
犯罪過失: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應當認識到,但沒有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2、過于自信的過失: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輕信能夠避免,即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3、不可抗力: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不可能排除或防止結果的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4、意外事件:沒有認識到,也不能夠、不應當認識到危害結果的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刑事犯罪客體
指為刑事法律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
刑事犯罪客觀方面
“作為”即積極的行為,是指以積極的身體舉動實施刑法所禁止的行為。
“不作為”行為構成不作為犯必須以行為人負有特定義務為前提,并且:
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這種義務一般指由憲法、法律和其他法規所規定并為刑法所認可的義務,任何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人都必須履行這種義務;
職務或業務上要求承擔的義務;
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
基于法律行為承擔的義務。
在我們國家犯罪的四個構成要件,指的就是犯罪的主體,主觀方面,客觀方面,客體其中刑事犯罪的主體必須要年滿14周歲,如果是不滿14周歲的,那么將不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還有就是犯罪的客觀方面,它是包括作為和不作為。
如何預防青少年性犯罪,怎樣防范青少年性犯罪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如何斷定是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讓協議書合法要件
2021-01-19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