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相關法律中的規定來看,能夠構成逃離部隊罪的肯定就是特殊主體了,主要就是指軍人。而要是軍人退伍或者轉業的話,其實此時就不具有特殊主體身份,自然也就無法在被認定為罪。那根據刑法逃離部隊罪該如何判刑呢?下文中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就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什么是逃離部隊罪
逃離部隊罪(刑法第435條),是指違反兵役法規,逃離部隊,情節嚴重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兵役制度。我國《憲法》規定,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每一個公民的崇高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的光榮義務。《兵役法》對公民如何履行服兵役的義務作了詳細、具體的規定,明確要求現役軍人必須遵守軍隊的條令條例,忠于職守,隨時為保衛祖國而戰斗。依照法律服兵役者,必須嚴格遵守兵役法規,履行軍人職責,不得逃離部隊。否則,將嚴重侵害國家法律規定的兵役制度,損害國防利益。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兵役法規,實施了逃離部隊,情節嚴重的行為。
違反兵役法規是指違反我國《憲法》、《國防法》和《兵役法》及其他軍事法規要求現役軍人必須切實履行兵役義務的規定。
逃離部隊是指為逃避服役而脫離部隊。逃離部隊的行為有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作為的方式,即行為人原在部隊,未經批準就擅自離開部隊;另一種是不作為的方式,即行為人經批準已離開部隊,但逾期拒不歸隊,如有的行為人請假探家期滿后不歸隊,有的生病住院痊愈出院后不歸隊,有的工作調動或者學員分配離開原單位后拒不到新單位報到等。
逃離部隊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本罪。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是指指揮人員或者其他擔負重要職責的人員逃離部隊的,策動多人或者脅迫他人逃離部隊的;在部隊執行重要任務期間逃離部隊的;因逃離部隊受紀律處分仍不悔改再次逃離部隊的;逃離部隊持續時間較長,經教育拒不歸隊的;逃離部隊后在社會上從事違法活動的;逃離部隊后私自出境的等。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以及執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人員和其他人員。軍人一經退出現役,即和其它非軍人一樣,不構成該罪的主體。鑒于本法第376條第1款己專門規定了預備役人員戰時拒絕、逃避征召或者軍事訓練的犯罪,因此預備役人員在平時執行軍事任務期間擅自離隊,拒絕執行軍事任務的,不宜再以本罪追究刑事責任;戰時擅自離隊,拒絕執行軍事任務的,可直接依據本法第376條第1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所以預備役人員不能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且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侵害到國家的兵役制度,并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它是行為人在蔑視國家兵役制度的主觀意識支配下,故意逃避兵役義務的行為。行為人逃離部隊的主觀目的有多種多樣:有的是想借此擺脫軍營緊張艱苦的生活,有的是因個人的某些目的未達到而以逃離部隊的方式來發泄不滿,有的是受到批評、對得分不滿而以逃離部隊相對抗;有的是為達到經商賺錢或尋求腐化等個人目的而逃離部隊等。不管行為人出于何種動機目的,其侵害國家兵役制度的直接故意都是顯而易見的。
那么,司法實踐中如何正確認定逃離部隊罪?一般認為:
(一)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
區別的關鍵在于逃離部隊的行為情節是否嚴重。對于情節不嚴重的逃離部隊的行為,應當按違反軍紀處理。
(二)軍人逃離部隊又實施其他犯罪行為的定罪
對軍人逃離部隊時或者逃離部隊后又實施其他犯罪行為的定罪問題,應分別情況區別對待。如果軍人逃離部隊的行為本身已情節嚴重,構成逃離部隊罪的,應與其又實施的其他犯罪行為進行數罪并罰;如果軍人逃離部隊的行為本身沒有嚴重的情節,可將逃離部隊作為其他犯罪行為從重處罰的情節,不再定逃離部隊罪。
(三)區分本罪與投敵叛變罪的界限
兩罪的區別在于:
1、主體要件不同。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只能是軍人;而投敵叛變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可以是中國軍人也可以是其他中國公民。
2、投敵叛變罪要求行為人必須是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目的,實施了投敵叛變的行為,而不管行為人是被勾引、策動、收買,還是被捕被俘后經不起考驗,而逃離部隊罪只表現為逃離部隊,并無投敵叛變的行為。如果軍人逃離部隊以后,又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目的投敵叛變的,這就不僅觸犯逃離部隊罪,而且觸犯投敵叛變罪,一般應擇一個重罪即投敵叛變罪判刑。
(四)區分本罪與戰時臨陣脫逃罪的界限
犯這兩種罪可能出于相似的犯罪動機,如害怕打仗,客觀上又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脫離部隊,其區別在于犯罪時是否面臨戰斗任務。前者主要指平時,即使發生在戰時,也都沒有面臨具體、明確的戰斗任務,如部隊正在向戰區開進或者在戰區休整待命等;而后者必須是面臨具體、明確的戰斗任務,因此只有發生在戰時和戰場上。
(五)區分本罪與擅離軍事職守罪的界限
這兩種犯罪都有擅自離職的表現。其主要區別除了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過失犯罪外,逃離部隊罪的犯罪主體是所有現役軍人,其行為所違反的是現役軍人依法服兵役的職責要求,行為人必須已離開部隊;客觀上并不要求已造成嚴重后果,而擅離軍事職守罪的犯罪主體限定為指揮人員和值班、值勤人員,其行為發生在擔任指揮和值班、值勤任務時,所違反的是指揮和值班、值勤人員的特殊職責要求,行為人只需離開特定的崗位,不要求必須離開部隊,必須已造成嚴重后果。
(六)區分本罪與軍人叛逃罪的界限
這兩種犯罪都有離隊不歸的行為。其主要區別在于前者以逃避服役為目的,并不要求逃至境外;后者則以背叛祖國為目的,而且必須逃至境外。軍人叛逃的行為本身必然包含了逃離部隊的行為。因此,在適用法律上,應根據重罪吸收輕罪的原則,以軍人叛逃罪論處,不能再定逃離部隊罪實行并罰。
二、刑法逃離部隊罪如何處罰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戰時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435條當中,對逃離部隊罪的量刑標準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認定構成此罪的,一般是給予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處罰,這時候如果同時符合條件的話,適用緩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要是在戰爭時期犯有逃離部隊罪的話,則將在3-7年有期徒刑之間追究刑事責任。
共同犯罪的分類有幾種,共同犯罪有哪些分類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哪些犯罪可能被判無期徒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具鑒定意見的鑒定人是否必須出庭作證
2020-12-20律師介入政府征收補償工作的重要意義
2020-12-15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失效
2021-02-07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土地承包經營權戶主有什么權利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