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刑事案件之后一般都是先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抓捕,之后對其進行審訊,如果確定其犯罪屬實后就會交友法院裁決,但是如果在進行判定的時候嫌疑人不認罪怎么辦?那么關于這個問題小編整理出了有關的資料,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如果嫌疑人不認罪怎么辦?
1、嫌疑人拒不認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辯解或沉默。根據刑事訴訟法律法規,犯罪嫌疑人有拒絕自證其罪的權利。但是刑事訴訟懲罰犯罪的依據是事實和法律。如果有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沒有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也能定罪。
2、只有被告人的供述不可以定罪處罰,而沒有被告人的供述,如果證據確實、充分,可以定罪處罰。
3、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二、認罪態度具備哪些特征?
“認罪態度”作為悔罪形態,具有以下特征:
1、從主體上看,行為人包括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不包括罪犯。罪犯服刑態度的優劣是行刑制度中緩刑和減刑應予考慮的因素;
2、從主觀方面看,行為人是出于真心悔改的心理主動的承認自己的犯罪行為,而不是被動的認罪;
3、從客觀方面看,行為人在認識自己犯罪行為時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悔罪形態,包括自首、立功、坦白、積極退贓和賠償損失等;
4、從結構上看,它包括“認罪”和“悔改”兩個部分。“認罪”是行為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的錯誤,以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悔改”表明行為人悔過自新并作出的行為反應,二者是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三、刑事訴訟證據充分要滿足哪些條件?
(一)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二)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2、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3、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首先大家要明白,根據有關的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是有權利拒絕自證其罪行的。但是如果已經在掌握確鑿的證據,且其犯罪的過程和事實公安機關和法院已經清楚,那么即使其拒絕認罪,此時也是可以定罪的。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律師可以為哪些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檢察院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舉報詐騙電話號碼
2021-01-06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人身保險受益權的喪失
2020-11-24林地承包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1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09拆遷是否對動產進行賠償
2021-03-06拆遷前如何申請安置房
2021-03-18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一書四方案有什么意義
2021-03-14如何認定安置對象
2020-12-26繳存拆遷補償安置費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