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法律也在不斷的健全,它會在各個方面規范著公民的權益,如果做出違反法律的行為,都將會受到一定的處罰,那么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被審判前,主動的向公安機關主動認罪,那么可以減刑嗎?按照有關規定,如果犯罪嫌疑人主動自首,是可以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的。
一、認罪悔罪刑法是怎么說的?
《刑法》第61條規定:“對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判處。”
《刑法》第63條第2款規定:“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刑法》第67條規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二、如何辦理認罪從寬案件?
1、堅持證明標準。試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沒有降低法定的證明犯罪的標準。
只有被告人的有罪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與其他在案證據有矛盾,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證據不充分,無法排除合理懷疑的,仍然要貫徹疑罪從無的原則,確保無罪的人不受追究。
2、規范訴訟程序。首先必須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要向其告知認罪認罰的法律后果,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等。
3、加強監督制約。公檢法三機關要認真貫徹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原則,確保認罪認罰案件的辦案質量。
檢察機關應當充分發揮對偵查活動的監督作用,發現有刑訊逼供、暴力取證等違法取證行為的,應當依法提出糾正意見,同時要依法排除非法證據,不得將其作為批準逮捕提起公訴的根據。
綜上所述,很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抓獲后,主動坦白問題,承認犯罪事實,這就說明認罪態度良好。認罪悔罪刑法方面規定,對于這種行為,法院可以考慮從輕處罰,減輕對犯罪嫌疑人的處罰。在認罪的認定上,要堅持兩個標準,只有符合的,才能判定為主動認罪。
上文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的法律也會保障著公民的權益,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經對自己的犯罪行為和事實供認不諱,并主動坦白犯罪事實,那么按照我國的規定,有關部門是可以對其減輕處罰,在這里也是建議大家,一定要遵守我國的法律,保障自己和他人的權益不受侵害。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股票上市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31舉報無證駕駛會保密嗎
2021-02-15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公司分立是否交企業所得稅
2021-03-05所有權人是否有權向留置權人取回質物
2020-11-20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拆遷房屋需要大學畢業證書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