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法院不認罪是否可以判刑?
根據法律規定,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如果被告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還可以依法提出上訴、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提出申訴。
《刑事訴訟法》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對于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第二百一十六條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二、犯罪嫌疑人不認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被告人從被抓獲之日起就拒不認罪,此類現象在毒品案件中尤甚。審判實踐中,毒品案件一對一的特殊性致使定罪量刑主要依靠毒品買賣上下家的一致口供,缺少相應的實物證據。被告人心存僥幸,不愿如實供述,試圖逃脫刑罰的制裁。
2、被告人被抓獲之后如實認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改變口供,不愿承認犯罪事實。有些被告人在被抓獲之初,迫于司法機關的強大壓力,承認了犯罪事實,但其內心深處不愿接受制裁,抵抗改造。在最初的慌亂之后,重新構筑了心理防線,抗拒法律。
3、在共同犯罪中,各被告人之間對作案分工合作的細節相互推諉,都不愿承擔主要責任。此種現象在搶劫、搶奪案件的庭審中頻繁出現。實施搶劫、搶奪案件的被告人文化程度相對較低,且多是同鄉、朋友關系結伙作案。在事發后,各個被告人為了減輕自身的罪責,都試圖將責任推給他人,以減輕自己的刑事責任。
4、公安機關在證據上存在較多瑕疵,致使被告人在公安和檢察階段都自愿認罪,但到了法庭上,經辯護律師指點,即反悔拒不認罪,主要表現在強奸案件上。由于被害人的多次陳述,均與被告人的供述不盡相同,致使被告人在法庭上認為不是強奸而是通奸。
也能說認不認罪這并不是法庭會不會判刑的一個決定性的條件,犯罪嫌疑人自己認罪但和公安機關提交的證據存在著沖突的也不能被定罪和判刑的,所以判刑的核心始終都是圍繞著公訴方提交的證據來確定的,不認罪但是被判刑的條件必須是證據是確實充分的才可以,而且證據都是合法收集的。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