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分子盜墓法律怎么判罰?
根據(jù)刑法第328條第1款之規(guī)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1)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
(2)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3)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4)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并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減輕處罰事由 犯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而情節(jié)較輕的,是本罪的減輕處罰事由。這里的情節(jié)較輕,是指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損毀較小,沒有造成文物破壞,或者具有其他較輕情節(jié)的等。
加重處罰事由 犯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而具有刑法規(guī)定的四種情形之一的,是本罪的加重處罰事由。
二、 犯罪構(gòu)成
1、罪體
行為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的行為是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這里的盜掘,是指未經(jīng)國家文化主管部門批準而私自挖掘。
客體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的客體是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這里的古文化遺址,是指清代和清代以前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中由古代人類創(chuàng)造并留下的表明其文化發(fā)展水平的石窟、地下城、古建筑等。古墓葬,是指清代和清代以前中華民族歷史上建造并留下的墓穴及其有關設施。
2、罪責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的責任形式是故意。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而進行盜掘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
犯罪分子為了獲取非法利益,進行了盜墓行為,顯然是違反了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對犯罪分子追究相關刑事責任,具體情況下,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jù)犯罪事實來進行量刑處理,并依法作出合法的司法判決,具體情況結(jié)合盜墓的實際情況認定。
盜墓判刑多少年?
盜墓從犯判刑多少年
盜墓文物坐幾年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公房使用權(quán)有哪些形式
2021-01-22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下崗職工轉(zhuǎn)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強制調(diào)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yǎng)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1-16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