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成過失犯罪的條件有哪些
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危害社會結果的行為。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有過失心理;
2、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從刑法分則的規定看,這些結果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結果。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除外;
3、必須有處罰該類過失犯罪的分則性明確規定。
過失犯罪的性質:
1、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2、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
3、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二、單位會構成過失犯罪嗎
單位犯罪,又稱法人犯罪,是相對自然人犯罪而言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實施,社會上一些法人非法人組織(在此統稱為單位)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已嚴重侵害我國的社會秩序尤其是經濟秩序。因此,嚴厲打擊單位犯罪已是我國司法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然而,實際工作中,如何認定單位犯罪、怎樣區分罪與非罪將成為客觀存在的問題,我國刑法第30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形式責任。這是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規定。
如果單位在集體研究或者負責人員決定實施某種行為的時候,明知該行為是違反國家規定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雖不希望該行為引起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應當預見可能引起危害結果,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卻輕信可以避免,因而決定實施了該行為,并引起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則由此構成的犯罪,是單位過失犯罪。刑法規定的單位過失犯罪不多,主要有勞動安全事故罪,建設工程質量事故罪,教育設施管理責任事故罪,消防管理責任事故罪和為他人提供書號出版淫穢書刊罪。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相對,由于程度沒有故意犯罪那么惡劣,因此在對過失犯罪進行處罰的時候,也不會如對故意犯罪的處罰那么重。而在成立過失犯罪之后,按照規定即使是再次犯罪,也不會成立累犯。此時,不管前后兩個罪都是過失犯罪,還是前罪和后罪一個是故意犯罪一個是過失犯罪,這些情況下都不能認定為累犯。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單位犯罪有過失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后,房東能否隨意帶人看房
2021-01-30證據交換階段患者享有哪些權利
2021-02-11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7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2沒有交土地出讓金的四合院能買賣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