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末遂與犯罪中止區別在哪里?
1、發生的時間不同。
犯罪未遂發生在已經著手實施犯罪以后,犯罪預備階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則要求必須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在實施犯罪預備或者在著手實施犯罪以后,達到即遂以前放棄犯罪,均能構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實際結果違背行為人的本意,即欲為而不能為。在犯罪中止中,行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動放棄當時可以繼續實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為而不為。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根本區別。
3、行為結果不同。
犯罪未遂的結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為人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并不等于不發生任何損害結果。犯罪中止要求行為人必須徹底地放棄犯罪。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還要求行為人必須有效地防止他已經實施的犯罪行為之法定犯罪結果的發生。
4、刑事責任不同。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對中止犯的處罰輕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勵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為進行下去,從而有效地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二、犯罪未遂——欲達目的而不能
犯罪未遂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
刑法第23條第1款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一)犯罪未遂具備三個特征:
1、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
三、犯罪中止——能達目的而不欲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情形。
(一)犯罪中止具有的四個特征:
1、中止的時間性
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即:犯罪中止既可以發生在犯罪預備階段,也可以發生在犯罪實行階段;犯罪還沒有形成結局,既不是未遂,也不是既遂。犯罪既遂后自動恢復原狀的,不成立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后也不可能出現犯罪中止。
2、中止的自動性
即行為人認識到客觀上可能繼續實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棄原來的犯罪犯罪意圖。
3、中止的客觀性;
4、中止的有效性。
犯罪中止,必須是沒有發生作為既遂的犯罪結果,否則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成立并不要求沒有發生任何犯罪結果,而是沒有發生作為既遂標志的犯罪結果。
我國《刑法》第24條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我國的司法機關都是會對犯罪分子做出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同時也是會根據犯罪嫌疑人的涉案情節以及造成的后果來量刑,如果在實行犯罪的過程中因為主觀原因或者是客觀原因沒有實施完犯罪行為,司法機關也是會酌情對犯罪分子從輕或者是減輕處罰的。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轉包合同范本是什么樣的
2021-02-22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土地承包后可以轉包嗎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