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與徇私枉法罪的性質一樣嗎?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與徇私枉法罪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兩罪均可由司法工作人員構成,都是職務犯罪,有時容易混淆。但徇私枉法罪的主體為具有刑事追訴權的特定司法工作人員,即偵查、檢察、審判人員,而不是一般的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司法工作人員與行政執法人員;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犯罪主體是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條規定: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徇私枉法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員貪贓枉法,犯本罪,同時又構成受賄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認定徇私枉法罪的標準是什么?
認定徇私枉法罪,核心在于認定徇私枉法行為,具體來說:
1、對明知是無罪的人使他受追訴。
2、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
3、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三、犯罪嫌疑人不認罪能判刑嗎?
犯罪嫌疑人不認罪能判刑,《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因此,即使沒有口供,如果有其他證據能相互印證的,同樣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和刑事違法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罪名,但是,這兩個罪名在某種程度上也都會直接體現司法腐敗,除了司法腐敗之外,很多時候這些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知法犯法,幫助犯罪嫌疑人逃避處罰,甚至是徇私枉法,恐怕還有更骯臟的交易。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怎么判?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嚴重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0-11-18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訂婚 結婚彩禮糾紛法律處理意見
2021-02-28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