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妨害作證罪民事處罰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第一款規定,妨害作證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行為。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客觀要件
妨害作證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采用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依法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妨害作證行為,
(1)行為人非法勸止、阻止證人依法作證,具體可采用暴力方式如綁架等方法使證人人身自由受到嚴重限制甚至喪失自由而無法作證;或者以暴力作后盾對證人進行威脅使證人不敢作證;或者采用金錢、財物或其他利益,或許諾錢財或其他利益使證人不愿作證;或者采用引誘、唆使、勸說來說服證人不要作證:還有利用職務等身份迫使從屬部下不要作證等等。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只要主觀上具有故意,客觀上實施了妨害證人依法作證的行為,妨害了司法機關的正常的訴訟活動,就構成妨害作證罪。證人是否被勸止或被阻止而沒有作證,或者證人是否接受賄買的金錢、財物,對行為人構成犯罪沒有影響。
(2)行為人實施希望他人(不一定是證人)作偽證的行為。行為人具體可用脅迫的手段來實施,可以采用賄買的辦法,也可以采用唆使、引誘的方法,還可以采用具他手段如利用職務迫使下屬作偽證等。不管采用何種打法、手段,其實質都是一樣的,即都是行為人希望他人作偽證,在客觀上侵害了司法機關的訴訟活動,因此都是妨害作證的行為,行為人依法構成犯罪。在刑事案件偵查或審判過程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以各種手段致使證人作偽證這種方式來妨害作證,如果構成犯罪的,應以妨害刑事證據罪論處。
對妨害作證罪的犯罪事實認定和處理情況,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來進行處理,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上,應當首先對相關犯罪事實來進行認定,根據犯罪事實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有異議的,還可以向司法機關訴訟來進行處理。
妨害作證罪的犯罪主體是誰
妨害作證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如何處罰妨害作證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個人能否自己申請工傷
2021-01-23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
2020-12-20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未召開村民會議簽訂的承包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02什么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2-06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