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后又故意犯罪會加重刑法嗎
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故意犯罪的分類
故意犯罪分為直接故意犯罪和間接故意犯罪。
(一)直接故意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所構成的犯罪。
其中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行為人在行為當時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首先,此處的“會發生”包括必然發生和可能發生兩種情況。其次,這里的危害結果是相對確定的結果。再次,某些直接故意犯罪還要求行為人認識到刑法規定的一些特定事實。
2、行為人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的危害結果持希望其發生的態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關鍵。即行為人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發生危害結果是行為人實施危害行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希望發生的危害結果與其明知會發生的結果須同一。
3、直接故意犯罪行為人具有明確的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行為人想通過自己的行為促使危害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愿望。這與行為人希望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是一致的。
4、直接故意犯罪行為人的心理傾向是單向的。即要危害結果發生,一旦危害結果沒發生,是違背行為人的心愿的。
(二)間接故意犯罪
間接故意犯罪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所構成的犯罪。
其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行為人對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的結果須持放任其發生的心理態度,即行為人對明知可能發生的結果既不是希望其發生,也不是希望其不發生,而是任其自然,發生不發生都無所謂。
2、間接故意犯罪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的危害結果,僅限于明知“可能發生”一種情況。
3、間接故意犯罪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犯罪目的,因為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與犯罪目的追求危害結果發生的要求不相符。
4、間接故意犯罪只有構成與不構成之分,而不存在完成與否的問題。
法律在每個人面前都是平等的。生而為人要善良,小的時候老師會教,成年了社會會教。當今社會是法制社會,隨著大家的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犯法幾率已經降低了很多,但是還有一些法盲犯法。為了杜絕犯法事件,首先是從自己做起。
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態有哪些?
共同故意犯罪條件有幾種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吳月律師系遼寧卓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全國211工程”重點院校遼寧大學。本著勤勉盡職的職業精神,利用自身扎實的法學知識和不斷豐富的實踐經驗,吳律師多年來辦理過各類民事、經濟、行政、刑事等案件,最大程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深得當事人的廣泛好評。擅長領域:人身損害、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工傷賠償、勞動糾紛、合同糾紛、刑事辯護、常年顧問。聯系:13940520866,18642086136。:348426602,E-mail:18642086136@163.com。聯系地址:青年大街1號市府恒隆廣場23層。
招未成年直播怎么處罰
2021-02-14撤銷婚姻應在什么期限內提出
2021-02-14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承攬合同的責任怎么承擔
2020-11-17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