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條例上過失犯罪是否有主觀惡性
過失犯罪的行為人是不具有主觀惡性的,用通俗的話闡述就是行為人根本就沒有想到會導致損害結果,那還何談其具有主觀惡性呢?進一步來說,過失犯罪是在導致了一定的危害結果后才被懲處的,故其屬于結果犯的范疇。其規范的并不是行為人的思想,而是對其過失導致的損害后果以及不好的社會影響進行規范,也即是常言所說的,對不好的后果有個交代。
根據《刑法》第15條規定,過失犯罪是存在兩種情況的:第一種是過于自信,以為自己能夠避免損害結果發生,但是損害結果依然發生了,第二種是疏忽大意,本來盡到足夠的注意義務,或是正常思維邏輯下即可發現或預見到損害后果的,卻因為自己的疏忽、馬虎而導致損害結果的發生。
二,形式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2、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三,特征
1、在客觀上已經發生法定的危害社會的結果;
2、主觀上存在過失。至于如何判斷行為人是否應該預見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最主要的是根據案件的具體體現,認真查明和分析行為人的年齡、教育程度、專門知識、工作經驗、技術水平、擔任的職務、所負的責任等,綜合全面考慮,進行正確判斷。
四,構成要件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根本否定態度。
2、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結果,從刑法分則的規定看,這些結果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結果。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除外(由于過失犯罪是結果犯,只有特定結果發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須有處罰該類過失犯罪的分則明確規定。
過失犯罪的情況需要自己注意具體的解決方式,當事人肯定需要按照有關程序進行,否則問題的處理就會有著不少的阻力,因為存在協商處理的過程,只要自己把握住,那么自己的權益保障就不會有著太多司法程序的介入,只要對方放棄即可,自己需要留意。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什么是過失犯罪
放火罪屬于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該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保險金是否作為離婚共同財產分割?
2020-12-31掛名股東如何規避風險
2020-12-12中外合資銀行變更股東需要做什么
2021-01-25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校方責任險責任認定案例
2020-11-23各家保險公司2000年的三大事件
2021-02-18保險公司的業務
2021-01-14有關拆遷委托協議書樣本是怎樣的
2020-11-24平頂山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