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刑考驗期間如果過失犯罪只要是構成犯罪,都要撤銷緩刑,不但這樣,還要與原判刑罰進行數罪并罰,一起執行,不分故意還是過失。
犯罪最本質的特征是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達到刑罰處罰的標準,就應用刑法來評價,從而定罪量刑。而量刑同樣也是依據行為社會危害性的大小來衡量,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量刑就高,反之已然。判斷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大小,則要根據犯罪事實、犯罪的性質、犯罪的情節、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來綜合衡量。而主觀惡性,只是包含于犯罪的情節,是主觀方面的內容。所以對緩刑考驗期間又過失犯罪的罪犯,以其主觀惡性不大為理由,認為可以再判處緩刑,是片面的。
其次,從過失犯罪的罪過形式上看,其主觀惡性不小。
犯罪的罪過形式分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過失犯罪的罪過形式是應當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出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心理而違反了某種制度或規定,以致發生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而過失犯罪的罪犯,均以違反了某種制度或規定為前提,其對相關部門制定制度或規定的重要性是明知的,都知道凡制定某一項制度或規定都是在避免某種危險,否則會發生嚴重的危害性。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基于某一目的,故意違反了制度或規定,導致發生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
我國刑法中的緩刑是以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為前提。對犯罪人宣告緩刑,既不是無罪判決,也不是免除刑罰,而是以刑罰的強制力為后盾,以犯罪人在緩刑期內不致再危害社會為條件,保持著執行刑罰的可能性。對于緩刑犯罪來說,宣告緩刑迫緩刑犯嚴格管束自己,檢點自己的行為,以免重落法網,這正是刑罰的威懾力所致。因此,緩刑并非脫離刑罰的強制性而獨立存在,而是在保持原判刑罰效力的影響下才能有效地實施。
二、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遵循以下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報考察機關批準
三、緩刑的法律后果
1、考驗期滿沒有違反人合規定,則原刑罰不再執行,并公開予以宣告
2、在考研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之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依刑法69條規定數罪并罰
3、緩刑考驗期間,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規定的,情節嚴重的,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如果說犯罪嫌疑人在被處罰的過程中有表現良好以及立功等情況時也是可以申請緩刑的,那么在申請緩刑后當事人也是要遵守相應的規定,要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定期進行報告,同時也是不得擅自離開居住場地區,如果說有特殊情況要離開也是需要向考察機關進行申請。
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該如何處理
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怎么處理
假釋緩刑考驗期滿后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企業倒閉注銷程序是什么
2021-01-28婚前財產婚后購買房屋算婚后財產還是婚前
2020-12-17冒領低保金多少付刑事責任
2021-02-1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