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和征用林地的區別是什么?
我國現階段土地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包含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兩種形式。征地即是指國有土地上的征地行為,也可以指集體土地上的征地行為。而征地還包含征收和征用兩種不同的情形。在2004年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對征收和征用并沒有作明確的區分,都統一稱為“征用”。2004年3月,全國人大對《憲法》第十條進行了修改,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用”改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對征收和征用正式作了區分。我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進一步加以明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國家因公共利益需要有權征收和征用集體土地,“公共利益需要”是國家征收和征收土地的前提,也是征收和征用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說,無論是征收還是征用,都要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且要依法給予補償。
而何謂是“公共利益需要”,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八條進行了范圍規定:“(1)國防和外交的需要;(2)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3)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4)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5)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在探討完征收和征用的共同之處后,土地征收和征用的區別又值得注意。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在履行完相應的征地程序并依法給予補償后,將農民集體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的行為。土地征收是土地所有權的根本改變,不存在土地返還的問題,體現了國家權力的強制性,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抗拒國家征收行為。而土地征用并不涉及土地所有權改變的問題,集體土地所有權并不因國家征用行為而消滅,只是土地使用權有條件的發生改變,但這種改變只是暫時的,被征用的土地使用完畢,還應當及時返還。因此,同土地征收相比,土地征用的補償費用是較低的。
如果自己或朋友親人遇到征收或征用林地情況,不懂得具體補償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域名商標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
2020-12-18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投保當日撞車,保險公司稱合同未生效拒賠生效方式應按投保人意愿
2020-11-24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