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事人起訴的案件,屬于同一事實的。那么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原則上可以合并審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基于同一事實發生的糾紛,當事人分別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審理。如果不是同一事實,原則上應該分開審理。
相關知識:合并審理的情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3條、第56條和126條的相關規定,合并審理的情形主要發生在以下情況下:
1、共同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本條是關于共同訴訟的規定。共同訴訟分為兩種:一種是必要的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須合并審理的訴訟;另一種是普通共同訴訟,又稱一般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訴訟,共同訴訟大致有以下六種類型:(1)因對共有財產發生糾紛而提起的訴訟;(2)因連帶債權或連帶債務而產生的訴訟;(3)因共同侵權致人損害而產生的訴訟;(4)以合伙組織作為當事人發生的訴訟;(5)因共同贍養、扶養、撫養關系而發生的訴訟;(6)因共同繼承遺產而發生的訴訟范圍。成立普通共同訴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這些訴訟都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并且本法院都有管轄權;(2)這些訴訟必須都能適用同一種訴訟程序;(3)必須符合合并審理的目的;(4)當事人必須同意合并審理。
2、第三人參加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本條是關于第三人參加訴訟的規定。第三人是指對他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與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參加到當事人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中來進行訴訟的人,屬于廣義的當事人范疇。“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指當事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涉及的法律關系與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的另一個法律關系有牽連,而在后一個法律關系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否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對另一個法律中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有直接影響。也就是說,在訴訟中當事人爭議的法律關系中,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義務從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直接責任固然由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承擔,但造成這種后果的原因,則是出于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判決一方當事人應承擔某種法律義務或責任,該當事人有權請求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賠償損失或履行相應的義務。
因此,在案件審理中是否能進行合并審理就需要判斷是否符合合并審理的情形。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形股東的法律風險
2020-12-12代理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2-03鐵路建設征地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07被人騙婚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03孩子在學校受傷的學校擔責還是老師擔責
2020-12-01道路交通傷殘等級鑒定四級標準
2021-03-17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