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承擔的責任有嗎?
有的;刑法第十五條【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二、過失犯罪條件有哪些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根本否定態度。
2、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結果,從刑法分則的規定看,這些結果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結果。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除外(由于過失犯罪是結果犯,只有特定結果發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須有處罰該類過失犯罪的分則明確規定。
三、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1)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 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3)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綜合上面所說的,過失犯罪的處罰一般是因自己的大意而犯的過錯,對于此行為,只要觸范了法律的條款,那么必定就會承擔相應的責任,而對于在處理的上面也會按照實際的案件情況來進行辦理,最主要的就是讓違法者付出相應的代價。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什么是過失犯罪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糾紛法律規定
2021-03-08庭前調解后反悔怎么辦
2021-01-12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股權激勵,要拿出多少比例合適
2021-01-16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訂婚一個月可以退婚嗎
2021-01-04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職工的基本保險有哪些
2021-02-06承包地補償糾紛該怎么解決呢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