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經審理認為,李某向尹某借取現金5000元,且出具了借據,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應予以確認。李某借款時間為1996年2月7日,約定還款時間為一年,即還款時間為1997年2月6日,所以其訴訟時效應為1999年2月6日以前。雖然雙方已在借據中約定借據的訴訟時效為五年,但該約定依法無效,因此尹某于2002年3月向法院起訴主張債權已過訴效時效。法院據此判決駁回尹某的訴訟請求。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就喪失請求人民法院對其民事權利予以保護的權利的制度。法律規定訴訟時效,其目的之一是為有利于社會經濟秩序和其他社會關系的穩定。因為如果權利人的權利行使沒有時間限制的話,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就會長期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這種不穩定的狀態將對國家的穩定和人民的生活產生不良影響;其目的之二是促使權利人行使民事權利,如果沒有時效限制,當事人對自己民事權利的行使就沒有緊迫感,即不能促使當事人積極維護權利和履行義務,降低物質財富在市場交易中的經濟效益;其目的之三是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時正確處理民事糾紛。如果權利人長期不行使權利,隨著時間的推移,案件的客觀情況就難以查清,將增加法院的審判難度。
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案中尹某與李某是債權債務關系,不屬于適用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所以應適用二年的訴訟時效。雖然尹某怕李某長期在外而因訴訟時效影響其債權的行使,便在借據中約定該借據的訴訟時效為五年,但因訴訟時效二年系法律規定的期間,不得因當事人的約定而變更,所以尹某與李某間對訴訟時效為五年的約定無效。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本案中尹某與李某已書面約定還款期限為一年,即至1997年2月6日,李某逾期未償還時,尹某就應知道其債權已受到侵害,所以該借據訴訟時效應從1997年2月7日起計算。
綜上所述,由于尹某與李某對訴訟時效的約定無效,尹某的債權訴訟時效應從1997年2月7日起至1999年2月6日的2年內。尹某至2002年3月份向法院主張債權已過訴訟時效,已喪失了勝訴權。故法院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是正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催繳房租不交怎么辦
2020-12-06996工時制違反勞動法嗎
2021-01-28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屬于哪個法院管轄
2020-12-03域名轉讓以后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5交通事故全責被訛怎么辦
2021-01-13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單位現在突擊裁員要給勞動者補償嗎
2021-02-14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