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扒竊案件認定條件是什么?
司法實踐中一般理解為在公共場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秘密竊取他人隨身攜帶的財物的行為為扒竊。刑法修正案(八),明確將扒竊以列舉的方式成為盜竊罪的罪狀之一,是行為犯罪,只要實施了扒竊行為,就構成犯罪,不論竊得財物多少。認定扒竊行為,應重要把握兩個特點:
一是地點性特征,即發(fā)生的地點是車站、碼頭、廣場、集貿市場等公共場所或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
二是扒竊的對象是受害人隨身攜帶的財物,既包括帶在當事人身上的財物,如口袋中的錢包、手機等,也包括隨身帶在身邊,伸手可及的地方的財物,如當事人吃飯時放在餐桌上的手機、掛在椅子背上衣服中的錢包等。
二、司法解釋
刑法修正案(八)將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修改為:“盜竊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般盜竊行為要求盜竊金額在1000元以上。
所謂扒竊行為,一般具備兩個特征:一是竊取行為發(fā)生在公共場所,通常發(fā)生在公共交通工具、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市場、商場、公園、廣場等公用建筑及公用場所設施;二是秘密竊取的對象通常為被害人貼身放置的財物,如餐廳顧客放在座位上的包袋內財物,或是掛在座位椅背上的衣服口袋內的財物。如果行為人趁顧客短暫離開座位時行竊,或是竊取乘客放在公共交通工具行李架上等非貼身位置的財物,一般可認定為普通盜竊行為。
對于扒竊行為的認定,可以從犯罪分子的實際犯罪事實來進行認定,受害人可以提供相關音頻視頻資料來作為證據(jù)來起訴處理,但對于相關案件的處理,如果沒有達到立案偵查的標準的,那么是可以由公安機關進行行政處罰來進行處理的。
刑法中規(guī)定的扒竊屬什么?
扒竊沒有直接證據(jù)法院會判刑嗎?
扒竊案辯護詞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回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4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審查起訴階段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師嗎
2021-03-16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原則
2021-03-01用別人圖片做成視頻算侵權嗎
2020-12-26先予執(zhí)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勞動者如何協(xié)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