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時效法律中是如何規定的?
在刑事案件的訴訟中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在刑事判決書生效后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具體的期限要看請求的性質,屬于一般的財產權的時效為二年內,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是一年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如何選擇另行提起民事訴訟還是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缺點是法院不會支持精神損害賠償。因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據最高院于2000年12月4日頒布的《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以及《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而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是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
三、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哪些范圍?
《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條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已經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
第六條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后又基于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四、民事訴訟的程序參與原則
程序參與原則有兩項基本要求:
1、當事人對程序的參與必須是自主自愿的,而非受強制被迫的行為。當事人是民事程序的訴訟主體,有權決定是否發動和參與訴訟程序,“不告不理”的規則就是體現了當事人參與訴訟的自愿性。程序參與原則要求立法者和法官尊重當事人的意志和人格,對其參訴意愿不得強迫或限制。
2、當事人必須擁有影響訴訟過程和裁判結果的充分的參與機會,這是程序參與原則的核心內容。一方面,當事人必須擁有影響訴訟過程的參與機會和權利,享受“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另一方面,當事人必須擁有影響裁判結果的參與機會和權利,不該受到突襲裁判。
程序參與原則在憲法上的依據是公民的政治參與權。在現代民主社會中,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權利參與立憲過程和決定其結果,“憲法必須確保一種參與、影響政治過程的公平機會。”[8]程序參與原則就是公民的政治參與權在訴訟中的具體體現。它的意義在于:保障當事人有充分的機會參與訴訟程序,至少享受“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為裁判的結果帶來正當性;同時還有利于促使當事人接受審判結果。因為各方一旦參與到程序中來,滿足其程序利益和程序要求,盡管他們可能不贊成判決的內容,但他們卻更有可能服從它們。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我國民事訴訟中也是具有一定的時間限制的。如果沒有時間限制的話,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混亂性。一般民事訴訟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拘留15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22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需要多少人
2021-03-24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農村房屋贈與無協議書有效嗎
2021-02-23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