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有故意犯罪有既遂么?
只有故意犯罪有既遂,過失犯罪以及其他類型犯罪也有既遂狀態。一般認為,故意犯罪形態分為完成形態與未完成形態。即犯罪既遂是完成形態,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是未完成形態。但“完成形態”與“未完成形態”的概念本身尚需進一步澄清,正如我國臺灣學者鄭健才所言:“行為之全體,只算一個行為。所謂自開始至終了,不過形容行為之過程;過程如何,并不影響行為本身之價值。
故嚴格言之,行為之價值,于著手(開始)時即已確定。并無所謂行為完成未完成之問題。唯因行為有發生結果者,如殺人行為,發生死亡之結果;有未發生結果者,如殺人行為,未發生死亡之結果。若稱前者為行為之完成,后者為行為之未完成,亦未始不可。但應注意此時只系行為在事實上之效果問題,而非行為在法律上之地位問題。而行為在事實上之效果問題,亦僅與犯罪之既遂未遂有關,與犯罪之成立與否無關。故將未遂之犯罪,稱為犯罪未完成,將既遂犯罪,稱為犯罪完成,則屬不正確。”
二、故意犯罪形態與犯罪構成的關系
犯罪構成是成立犯罪的主客觀要件的統一體,它從整體上說明行為具有應受刑罰處罰程度的社會危害性。犯罪構成所要回答的問題是,行為符合哪些要件才能成立犯罪,它說明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故意犯罪形態只是故意犯罪可能出現的幾種形態,只是在行為成立犯罪的基礎上,才有犯罪形態可言。因此,故意犯罪形態,以行為符合犯罪構成為前提。
基于上述理由,不能認為只有犯罪既遂符合犯罪構成,而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不完全符合犯罪構成。符合犯罪構成就成立犯罪,僅符合犯罪構成不等于犯罪既遂,符合犯罪構成的行為還可能成立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故犯罪構成要件與犯罪既遂條件,并非等同關系。
刑法總則規定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首先是為了說明它們是犯罪;其次是因為難以在分則中對各種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作具體規定,由總則描述它們的一般特征,人們將總則規定的特征與分則規定的具體犯罪相結合,就可以明確各種具體犯罪的預備、未遂與中止的特征。因此,不能以刑法總則規定了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而沒有規定犯罪既遂為由,認為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以既遂為模式,犯罪構成也以既遂為模式,刑法總則又對犯罪構成進行“修正”。事實上,將犯罪構成要件分為基本構成要件與修正構成要件,也并非天經地義。刑法總則是否規定犯罪既遂,只是立法技術問題,一些國家的刑法在總則中也規定了犯罪既遂。
我們國家關于法律當中所規定的一些行為都是必須要得到遵守的,而刑法當中所規定的犯罪行為是千萬不能夠觸犯的。比如說有一些犯罪行為,它是分為不同的形態的,故意犯罪當中就包括由未完成形態和已經完成的形態,犯罪既遂,即為已經完成。
犯罪既遂處罰原則是什么
介紹賄賂罪犯罪既遂相關內容是什么?
犯罪既遂有哪些表現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合同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24變更路線造成費用增加可要求旅客增加票款嗎
2021-03-14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1支票有效期
2021-01-06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土地流轉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7土地流轉補償新標準是什么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