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員工自身的原因外,企業無論任何原因要和員工解除勞動關系,都需要提前30天告知。如果,企業沒有提前通知,而是直接宣布解約,企業不僅僅要支付員工賠償金,還需要支付代通知金,那么,裁員的代通知金基數為多少?具體解答如下:
代通知金的基數
所謂代通知金,也叫提前通知金,是指用人單位沒有提前30天書面通知解除勞動關系的,除了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以外,還應當支付勞動者代通知金(提前通知金),標準是本人一個月工資,計算基數同經濟補償金的計算一樣。一般是指勞動關系解除前勞動者最近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但也有的地方性法規規定是勞動關系解除前最近三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一、企業裁員的經濟補償
裁員屬于勞動合同解除的一種方式,《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如何確定。
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在計算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對此進行了明確,“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二、裁員適用代通知金嗎
所謂的“代通知金”,是指用人單位以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代替提前三十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解除勞動合同而支付的金錢。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只有在以下三種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才可能支付“代通知金”: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裁員程序中并無支付“代通知金”的要求,用人單位無需支付“代通知金”。
以上就是“裁員的代通知金基數為多少?”的具體回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如果遭遇此類情況時,能夠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為自己進行合理維權,不僅要向企業索要賠償金還需要企業支付代通知金。
?
裁員補償交稅嗎?裁員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企業經濟性裁員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股東大會通過的決議是否有效
2021-02-12旅客乘坐客車時出現自身財產損失誰來負責
2020-11-25戶口在娘家的外嫁女是空掛戶嗎,能獲得土地補償嗎
2021-01-30有限合伙人如何轉讓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
2020-11-27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