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將代替考試行為入刑,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后新增加一條:代替考試罪。我國《刑法》規定:“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代替考試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具體而言,本罪主體包括兩種人,一是應試者;二是替考者,即平常所說的“槍手”。代替考試罪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侵犯了國家對考試組織的管理秩序和他人公平參與考試的權利。代替考試罪的主觀方面為故意。代替考試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法律所規定的國家考試的行為。“代替他人”,是指冒名頂替應當參加考試的人去參加考試。“讓他人代替自己”,是指指使他人冒名頂替自己去參加自己應當參加的考試。此處所參加的考試,必須是刑法第284條之一第1款中所規定的法律規定的相關國家考試。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如職稱考試、駕駛證考試、研究生考試、高考、司法考試、會計師考試、公務員考試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之組織考試作弊罪: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組織作弊,即行為人在根據法律規定進行的國家考試中,實施了組織作弊的行為。組織的對象也不僅限于考生,組織家長、監考人員或者相關輔導教師參與作弊的,也屬于組織作弊。幫助他人組織作弊,即在明知他人實施組織作弊行為的前提下,仍提供幫助。按照共同犯罪理論,幫助行為即使不單獨規定,也不會造成處罰上的困難。根據刑法第27條的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替考”行為破壞了考試的公平競技規則,嚴重影響考試的公平性,與考試的宗旨和功能相違背,嚴重違反了國家相關考試管理制度。考試作弊也屬于一種社會不正之風,嚴重破壞了社會公平誠信的基本原則,使國家教育考試制度形同虛設,屬于一種嚴重的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必須堅決杜絕和予以嚴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店能第三方轉讓嗎
2021-02-27污染致樹木死亡如何處罰
2020-11-30向農民工支付工資要提供工資單嗎
2021-01-22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醉酒駕車撞死人判幾年
2020-12-25人進監獄了欠銀行貸款怎么辦
2021-03-11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