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對八種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注意: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盜竊、詐騙、搶奪他人財物,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殺人的,應當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2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省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車至處罰。
(3)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對自已行為的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行為人的頭腦是否清晰。辨認能力是指行為人認識特定行為的性質、結果與意義的能力;控制能力是指行為人支配自己實施或者不實施特定行為的能力。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首先判斷行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斷是否因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二、過失殺人要負責任嗎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
《刑法》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過失犯罪的量刑標準如下:
1、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處罰上,因為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明顯要小,因此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要輕。
過失行為雖然已經造成了基本結果(成立基本的過失犯),但在能夠有效防止加重結果發生的情況下(既有履行義務的能力,又有回避結果的可能性),行為人具有防止加重結果發生的義務卻故意不防止的,對加重結果成立故意犯罪。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屬于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該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房可以贈予嗎
2020-11-09勞動仲裁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08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