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犯罪過失有兩種形式嗎?
犯罪過失有兩種形式,分別是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1、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意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
2、過于自信的過失,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
二、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有哪些?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三、過失犯罪的特點有哪些?
(1)在認識因素上,表現為行為人對危害后果的發生雖然應當預見但實際上并未預見到,或只是預見到在他看來并非現實的可能性。
(2)在意志因素上,表現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對的心理狀態,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能夠避免結果發生的主觀錯誤心理支配下的過失行為導致了結果的發生。
(3)在主觀惡性上,過失犯罪遠小于故意犯罪。
四、過失犯罪可以判緩刑嗎?
滿足以下條件的就可以判緩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二條 【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雖然在過失犯罪的案件中,造成一定的社會危害結果是犯罪嫌疑人自己也沒有想到的,但并不是說犯罪嫌疑人不是故意的就可以不追究法律責任。這也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或者在工作崗位上,都應該盡量規范自己的行為,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放火罪屬于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該如何認定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有哪些手續呢
2021-01-08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有什么重要意義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