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侵權輸了要承擔律師費嗎
律師費通常都是委托人支付,通俗講就是誰請律師誰付費。但是在部分案件中,比如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了律師費承擔主體的,或者在某些商標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案件等,原告在訴狀中要求被告承擔因調查、制止侵權行為而發生的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的,法院可以判決由敗訴方承擔。另外如果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有約定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則在起訴或仲裁時,關于律師費的訴訟請求一般都會得到支持。因此,合同雙方在擬定合同時,可以將律師費列為違約賠償內容中,甚至可以將律師費的承擔方式、承擔標準也詳細列明。在擬定這樣的違約條款時,須特別注意必須明確寫明“律師費”。原告在起訴時必須提交與律師事務所簽訂的委托合同和律師事務所開具的律師費發票作為律師費支付的證據。但是支持的具體數量會取決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根據案件性質酌情支持,通常法院會支持“合理”的律師費用,而并非全部的費用。
名譽侵權構成要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因此,在具體認定行為人是否侵害他人名譽權時,應從以下四方面來確定:
行為人主觀有過錯。主觀有過錯是指行為人對于他人名譽權受侵害的事實主觀上存在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以媒體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名譽權案件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觀心態為故意,我們可以輕易認定,但如果僅僅表現為對所報道的事實調查或審查不嚴導致報道失實,其主觀心態應如何認定?筆者認為,新聞媒體作為我國的社會監督主體,應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報道權,而不應過分要求新聞媒體報道準確無誤。因為基于我國國情,輿論監督在社會生活中一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方面。因此,我們應當鼓勵并支持新聞媒體繼續有效地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行為人行為違法。對于該構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確解釋,但是,筆者認為,按照慣例,此處的“法”應作限制解釋,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規。對于部門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雖然可以約束行為人,但是違反這些規定,受害人并不得據此要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此種情況下,唯一可以救濟的途徑是向有關行政主管機關申訴控告,要求主管機關對行為人做出處理。
存在損害后果。由于名譽權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譽權的損害后果與一般侵權后果的表現有所不同,前者較為隱蔽,且舉證比較困難。如公民因加害人行為導致社會和他人對其品德評價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為導致商譽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終止等。我國還沒有明文規定名譽權損害后果的具體表現形式,而涉訴的名譽權案件也一直由法官自由裁量,對于是否存在損害后果及后果嚴重性,沒有法定和統一的衡量尺度,這也是完善名譽權保護制度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損害后果與違法行為之間有因果聯系。因果聯系一般表現為直接和間接兩種,筆者認為,侵害名譽權的構成必須是違法行為直接導致了損害后果,如果確定違法行為與間接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聯系,必然導致權利濫用,這也與名譽權保護制度的初衷相違背。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對于敗訴方是否承擔律師費,這個還要看實際的情況,一般來講都是原告方面支付律師費的,因為律師費和訴訟費完全是兩個概念,這個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律師費的支付主體,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二手房買賣合同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2021-01-23要約人未確定承諾期限如何處理
2020-11-09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債務
2021-01-24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如何確認
2020-11-1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財產保險公司拒賠發生在什么情況下
2020-11-23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如何進行國有土地出讓,國有土地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6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拆遷補償發放后多久搬遷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