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辭退員工有什么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二、公司辭退員工的程序
(一)由解除決定人(單位主管、勞動者)遞交解除申請書;
(二)人事部門填寫《解除勞動合同審批表》并報主管審批;
(三)通知所在部門及職工辦理工作交接并交回工具設備等;
(四)有關部門與職工辦理結算工資福利和其他未了事宜等;
(五)職工在結算工資和發放經濟補償的財務手續簽字領取;
(六)給職工辦理黨、團、工會組織關系和檔案等轉移手續;
(七)給職工辦理社會保險轉移單和公積金轉移手續等事項;
(八)給職工開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三、哪些情形下能辭退員工
1、用人單位提出,經與員工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1)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
(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員工本人:
(1)員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
但用人單位未提前30日通知員工的,應當支付該員工當年一個月月平均工資的補償金。
4、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員工說明情況并聽取意見,經向勞動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
綜合上面所說的,辭退員工如果存在違法的情形必定就會承擔相應的經濟補償,而對于補償的標準就要按勞動者實際的收入來進行計算,但如果是屬于勞動者存在違法的情形,那么就不會存在經濟的補償,這一般都是有法律依據的。
勞動法辭退員工規定有哪些
企業主動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單位違法辭退員工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證券交易所的功能
2020-12-07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違章收到信息多長時間處理
2020-12-29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