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合同蓋章不簽名有效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電子合同是屬于書面合同的一種,而電子合同簽字的方式是用可靠的數字簽名,經可靠數字簽名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不簽字的則沒有法律效力。
相關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第十三條?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電子簽名制作數據用于電子簽名時,屬于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制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后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fā)現(xiàn);
(四)簽署后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fā)現(xiàn)。
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
第十四條?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電子簽名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對于電子簽名人違反義務時的民事責任,我國《電子簽名法》第27條規(guī)定:“電子簽名人知悉電子簽名制作數據已經失密或者可能已經失密未及時告知有關各方、并終止使用電子簽名制作數據,未向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提供真實、完整和準確的信息,或者有其他過錯,對電子簽名依賴方、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
可見,在我國,電子簽名人承擔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是:
1、電子簽名人違反義務的行為給電子簽名依賴方或者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造成損失。如果電子簽名人僅僅違反了義務,但未造成電子簽名依賴方或者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損失的,就無須承擔賠償責任。
2、電子簽名人主觀上有過錯。過錯歸責原則是民法上的基本歸責原則。在電子簽名過程中,如果要求電子簽名人承擔責任,則其主觀必須有過錯。否則,電子簽名人即使給電子簽名依賴方或者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造成損失的,也無須承擔賠償責任。
3、電子簽名人承擔責任的方式為賠償損失。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民事責任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而賠償損失是適用最廣泛的一種方式。在電子簽名過程中,電子簽名人給電子簽名依賴方或者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這種損失可以是直接損失,也可以包括間接損失。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電子合同是屬于書面合同的一種,而電子合同簽字的方式是用可靠的數字簽名,經可靠數字簽名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不簽字的則沒有法律效力。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批準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需要些什么步驟
2021-03-06辱罵法官要判幾年刑
2021-01-27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已經質押的股權還能做抵押嗎
2021-01-17資產的變現(xiàn)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zhí)行局可以執(zhí)行嗎
2021-01-21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出讓土地土地使用稅怎么繳納
2021-01-24土地轉讓流程,在農村是怎樣的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