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曾*勇,男,1971年10月生,漢族,吉安縣人,住吉安縣永和鎮張巷村委會渡頭村4號。
被告:**吉安錦源糧油食品廠。住所地:吉安縣永和鎮。
業主:徐*生。
原告曾*勇與被告**吉安錦源糧油食品廠(下稱食品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06年8月16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彭*基適用簡易程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曾*勇、被告食品廠業主徐*生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曾*勇訴稱,2004年2月,原告從孫*華處轉包了張巷村委會山背塘養魚,被告廠內的污水未經處理向外直排,并流入原告承包的山背塘中,造成塘內魚大量死亡,經交涉,被告賠償了部分損失。此后,被告仍我行我素,繼續向外排放污水,2005年12月份,經市環保部門監測,原告魚塘水質中有細小糯米粉粉末,且略有異味,水中的溶解氧僅為0.3,以致山背塘中的魚不斷死亡。雖然被告答應賠償原告的一切損失,但至今仍拒賠。為此,原告只好起訴,請判令被告停止侵害并賠償原告兩年的損失計幣14萬元,本案的訴訟費、監測費、鑒定費均由被告負擔。
被告食品廠辯稱,原告轉包山背塘未得到張巷村委會的認可。該塘為條狀型流水溝,永和鎮許多村委會及沿途的工廠和稻田的排污也是流入該塘,因此,原告的損失并非僅由被告一方造成的。原告水塘中死魚,未經鑒定,不能認定是被告排水所致。另外,原告也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因此,請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曾*勇為其訴稱提供了下列證據:1、吉安市環境監測站監測報告;2、吉安縣漁政站證明;3、死魚照片及《吉安晚報》報道;4、死魚證明;5、投放魚苗及飼料證明;6、張巷村委會證明;7、吉安縣水產站養魚產量評估報告;8、協議書。被告食品廠質證后對原告的證據真實性有異議,并認為環境監測報告沒有經過該廠方,養魚產量評估的依據也不足,且原告承包該魚塘未經村委會認可。本院認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本案中被告應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排污行為與原告的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雖然被告對原告的證據真實性有異議,但卻未能舉證反駁,故本院對原告的1、2、3、4、8號證據予以認定。關于原告投放魚苗和飼料,有相關證人到庭作證,被告無證據反駁,對此,本案予以認定。鑒于被告也提供了吉安縣水產站關于該山背塘魚產量的補充說明,故本院對該評估報告予以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始股和干股有哪些不同
2020-12-08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申請無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拆遷是否需要復議前置
2021-01-08當事人違反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