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避險名詞解釋
根據(jù)刑法第21條的規(guī)定,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給另一較小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與正當防衛(wèi)的比較
區(qū)別:
1.危險的來源不同。正當防衛(wèi)的危險來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為;而緊急避險的危險來源比較廣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災害、動物的侵襲。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時,如果行為人是對不法侵害人進行反擊,屬于正當防衛(wèi)的范疇;如果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損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屬于緊急避險的范疇。
2.緊急避險必須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當防衛(wèi)無此要求。
3.對主體的要求不同。緊急避險要求主體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警察、軍人或消防隊員等)。而正當防衛(wèi)就沒有這樣的要求。任何人均有正當防衛(wèi)的權利。
4.避險保護的是合法利益,損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第三者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怎么樣選擇,兩害相權取其輕,避險所保護的利益必須要大于避險行為所損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損害的利益,避險就沒有意義,法律也就沒有保護的必要.
5.實施對象不同。正當防衛(wèi)只能對不法侵害人實施,而緊急避險必須是向第三者實施。
相同點
(1)目的相同。二者都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
(2)前提相同。二者都必須是合法權益正在受到侵害時才能實施。
(3)責任相同。二者超過法定的限度造成相應損害后果的,都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減輕或免除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好意提供者是否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1-03-03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措施
2021-03-15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保全是怎么執(zhí)行
2021-03-20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xù)存在
2021-02-05勞動關系轉移協(xié)議
2021-01-09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jù)
2021-01-26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jù)是什么
2020-11-13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什么是商業(yè)代理?
2021-02-11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依據(jù)什么認定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