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提供者是否需要承擔侵權責任(《民法通則》有效期截止時間2020年12月31日)
好意施惠行為是當事人之間無意設定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由當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風尚實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行為。該行為對好意施惠人不形成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好意施惠人非因故意或重大過失無需對受惠人因好意施惠所引發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好意施惠人有重大過錯的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好意實惠之侵權歸責原則應當適用過錯原則。
但基于好意施惠的無償性和良好的動機,以及善意目的性,應從民法的公平理念出發,酌情減輕施惠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即施惠人因其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受惠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應酌情適當承擔賠償責任,對因一般過失造成的損害則無須擔責。因此認定好意施惠侵權行為應當慎用,不得與公眾對此類案件的期待值相距太遠。
二、好意施惠行為如何認定
好意施惠的行為也是基于一定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為,但行為人不具有發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效果意思。債的關系與好意施惠關系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具有負法律上義務的意思。但在實務中,經常難以區分,通常有償的約定應當認為是債的關系;而無償的約定,應當看受益人的相對人,對該約定有無特別利益而定,如借貸、贈與、委任、寄托等。
2.當事人并無受其約定拘束之意,則為好意施惠關系,如約定讓親友搭乘順車至某地,受同事或友人囑咐代購某物,邀請友人散步或參加宴會等。
3.在無償的約定情形,當事人究竟有無受拘束之意,亦即究竟意在成立合同,或僅為好意施惠關系,應解釋當事人的意思,斟酌交易習慣與誠實信用原則及當事人的利益,從相對人的觀點加以認定。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條【好意同乘的責任承擔】?非營運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應當減輕其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我們可以了解到根據規定好意提供者也有可能會造成侵權事件發生,從而要承擔侵權責任,法律上是有相關的規定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承諾屬于合同嗎
2021-02-23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律師能不能在企業擔任監事
2021-02-11實現留置權后需抵扣費用嗎
2021-01-04農村田里燒草一般罰款多少
2020-11-17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行使探望權有什么原則,如何行使探望權
2020-11-29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