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的侵權責任,是多個責任主體對同一損害后果承擔共同責任時的一種侵權賠償責任,簡稱為補充責任或補充賠償責任。補充責任,主要發(fā)生在一個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事實產生了兩個相重合的賠償請求權的情況下,法律規(guī)定權利人必須按照先后順序行使賠償請求權。只有排在前位的賠償義務人的賠償不足以彌補損害時,才能請求排在后位的賠償義務人賠償。在這樣的案件中,后位賠償義務人承擔的侵權責任為補充的侵權責任。我國《擔保法》所規(guī)定的一般保證的責任也可以認為是補充責任。
在侵權責任法中,補充責任制度的確立,解決了在第三人侵權的情況下安全保障義務人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時的責任承擔問題。即因第三人侵權導致?lián)p害結果發(fā)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對損害的發(fā)生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補充責任的含義是:在能夠確定加害人時,由加害人或其他負有責任的人(如加害人的雇主、監(jiān)護人)承擔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不承擔責任;只有在加害人無法確定時,由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全部責任;如果能夠確認加害人,但是加害人或者對損害負有賠償責任的人的資力不足以承擔全部責任時,則先由加害人或者對損害負有賠償責任的人盡力承擔責任,剩余部分由負有安全保障義務的人承擔。安全保障義務人對此承擔的是推定的過錯責任:如果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不承擔責任。
在傳統(tǒng)的侵權法領域,多個責任主體對于同一損害后果承擔侵權責任的責任承擔方式,主要有數(shù)人承擔連帶的侵權責任和數(shù)人承擔按份的侵權責任兩種。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危害事故的劇增,各種新型侵權行為的涌現(xiàn),侵權責任理論顯然應當不斷發(fā)展。作為安全保障義務這種在法典之外發(fā)展起來的理論,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理論中對于安全保障義務的性質以及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法律責任的性質尚無統(tǒng)一的答案。我國侵權責任法中適用補充責任解決第三人介入時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責任編輯:米、小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強制執(zhí)行申請能否裁定不予受理
2021-02-21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開發(fā)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fā)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土地入股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0-11-20被拆遷人如何確定合理的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2農村拆遷跟戶口有關系嗎
2021-02-07老宅基地拆遷后能否享受相應的征地拆遷補償
2020-12-20哪些法律規(guī)定情形可以退房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