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出售信息如何處罰
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
【事件經過】
5月27日晚,儋州蘭洋派出所民警接報后敲開了那大怡心花園小區某房門,在房主馮某強的房間里發現兩臺筆記本電腦。民警發現筆記本電腦里存有眾多市民的個人信息,包括手機號碼、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和詳細住址。據馮某強交代,這些信息是他在網上通過黑客軟件下載的,并以每條信息2到40元不等價格賣給實施電信詐騙的人。
【法律解讀】
個人信息屬于公民隱私權的范疇,隱私權是自然人就個人私事、個人信息等個人生活領域內的事情不為他人知悉、排斥他人干涉的一種獨立的人格尊嚴,它屬于名譽權性質。因此,泄露和非法買賣個人信息構成名譽侵權。《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因此,你和兒子等被侵權人有權要求信息使用人停止使用和賠償損失。如果能夠查清泄露者,也有權要求他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這種行為會涉嫌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要承擔刑事責任。為了遏制這種危害行為,早在2009年的《刑法修正案(七)》就設立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為進一步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2015年8月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九)》對上述犯罪進行了修改,擴大犯罪主體的范圍,罪名也相應更改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第17條的規定,自然人和單位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將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違反國家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2)違反國家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提供服務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給他人的;(3)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房產共有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4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法院判決的贍養費可以公司代扣工資嗎
2021-02-10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不付贍養費
2021-02-17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