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傷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緊急避險成立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采取緊急避險的目的,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危險。即實施緊急避險的目的是正當的,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如果為了保護非法利益,不允許實行緊急避險,如犯罪嫌疑人為了逃避公安人員的追捕而侵入他人住宅,則不能視為緊急避險。
“危險”正在發生,使上述合法權益受到威脅。尚未發生的危險或者已經結束的危險,以及主觀假想的危險或者推測的危險,都不能采取緊急避險的行為。危險可以來自不同的方面:有的是自然的力量,如天然火災、洪水、地震、山崩、海嘯、狂風等;有的是動物的侵襲;有的是疾病等生理機能造成的危險;有的是人為的危害社會的行為。
緊急避險行為是為了使更多更大的合法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而不得已采取的損害另一種合法權益的行為,因此,緊急避險所造成的損害必須小于避免的損害。這是由緊急避險的性質決定的。所謂“緊急避險”是指用損害一種合法權益的方法保護另一種受到正在發生的危險威脅的合法權益的緊急措施。不論是受損害的還是被保護的合法權益,都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只有損害的合法權益小于被保護的合法權益時,緊急避險的行為,才是對社會有益的,緊急避險才有實際意義。
由于緊急避險的特點是為了保護較大的合法利益,而不得不損害另一較小的合法利益,是行為人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所采取的緊急措施,行為人在主觀上沒有過錯,是一種有益于社會的合法行為,應當受到支持和鼓勵。所以緊急避險不具有刑法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而具有合法性。因此法律規定,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訴案件決定撤訴,法院會怎樣辦理?
2020-11-25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新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多少天產假
2020-11-19簽訂質押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3-19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土地承包合同什么情況下無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