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縣城居民邱華喜愛寵物,花6000多元買了一只寵物狗,邱華很喜愛這只寵物狗,每天傍晚將該寵物狗帶出“遛彎”。2011年4月份,邱華在該縣城河邊帶寵物狗“遛彎”,突遇河邊居民陳虎家的土狗,兩家的狗互相追咬,邱華的寵物狗被陳虎家的土狗咬死,邱華遂向土狗主人陳虎索賠買狗費用6000元,精神損失費2000元。陳虎不同意。于是邱華起訴至該縣人民法院,要求索賠上述損失。
【分歧】
狗咬狗產生的法律關系的性質,合議庭產生了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屬于意外事件。原、被告飼養的狗之間發生的相互追咬,并致邱華的寵物狗死亡的事實,屬于法律上的意外事件;
第二種意見認為,屬于侵權之訴。狗雖然是生物,但也是物的一種,是附屬于人的財產的一種,因此導致的損失就應該有權提起訴訟。除非野生的狗,或者無人認領的狗之間的爭斗,法律才不調整。
【評析】
筆者支持第一種意見,理由如下:
第一,本案中雙方均沒有過錯可言,無侵權的主觀故意或過失。在我國《民法通則》中,有二種無過錯原則:一是舉證不能導致的適用無過錯原則,如《民法通則》的一百二十二條規定的產品責任、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的地面施工致人損害的責任、一百二十六條規定的物件致人損害的責任;二是完全無過錯的歸責原則,如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于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于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對于前者,只要是侵害人能證明自己盡到了義務,就不能適用無過錯原則;而對于后者則要求,侵害方和損害方都無錯才能適用無過錯原則,由侵害方承擔賠償責任。然而在本案中,狗不是人,不能比照人和人之間的斗毆來分責。對于狗來說,它具有一定野生動物的屬性,不存在有無過錯的可能,也不能用有無過錯去判斷動物,因此不能用人類的規則來要求它,民法中的過錯分責原則,只適用于人,只能看狗的飼養者在本案中有無過錯。而本案中,雙方狗的管理者均不存在過錯,土狗主人并未故意縱使其狗去咬寵物狗,寵物狗主人也并未有謹慎照看的過失,故不存在有侵害一方,也就未有侵權上的法律關系。
第二,從民法上的意外事件看本案。民法上的意外事件是指不可預見的、偶然發生的、與人的意志無關的法律事實。其中不可預見性一般應以當事人為標準,即當事人是否在當時的環境下通過合理的注意能夠預見到;意外事件是歸因于行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行為人已經盡到了他在當時應當和能夠盡到的注意;意外事件是指偶然發生的事件,并不包括第三人的行為。這就是說,意外事件發生的機率是很低的,當事人盡管盡到通常的注意也是不可預防的。而適用公平原則這一歸責方式的前提條件是雙方當事人對損害結果的發生在主觀上應均無過錯。結合本案,被告陳虎不可能預見自家土狗與被告邱華的寵物狗相互撕咬,未有故意和過失的主觀存在,很顯然,本案屬意外事件。
第三,《民法通則》第二條(調整對象)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的是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但狗與狗互咬,一狗死亡,法律上沒法體現,只能體現狗的管理人之間的關系,因狗是主人的私有財產,所以,如何進行賠償,只能按法律上的意外事件處理,雙方對此事件都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只是在處理上應當充分的綜合考慮雙方的證據和相關事實,依據法律規定的公平的原則進行處理。(本文當事人均為化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法律咨詢合同需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22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贍養費糾紛立案材料要哪些
2020-12-12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