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釋高空墜物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高樓墜物傷害案件應適用該條規定,屬于特殊侵權的民事糾紛案件,其責任人是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因此應將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列為被告。司法實踐中,在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明確的情形下是好解決的,也不會發生爭議;但如果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無法確定,本條適用上就遇到了困難。
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屬于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構成要件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使民事主體的權利遭受某種不利的影響。權利主體只有?在受損害的情況下才能夠請求法律上的救濟;
2、行為的違法性。指對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規定的違反。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之外,行為人只應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作為構成民事責任要件的因果關系指行為人的行為及其物件與損害事實之間所存在的前因后果的必然聯系;
4、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的過錯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是構成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來說,高層是嚴禁向下面扔任何東西的,因為即使再小的東西在經過了加速度之后所造成的傷害也很大,如果因為自己高空拋物兒,造成了他人損害的時候,自己也要承擔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需要找律師咨詢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公司怎么注冊
2020-12-23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房產互換應如何辦理?
2020-12-30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什么人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20土地承包合同需要公證嗎
2020-12-25土地出讓金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16土地流轉之后在遇到拆遷怎么辦
2021-01-30怎么判斷是不是商業拆遷
2020-12-06宅基地拆遷補償如何進行計算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