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侵權的舉證責任分配
產品質量侵權責任,是因缺陷產品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時,產品的生產者及銷售者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此條規定了生產者的產品侵權責任以及免責條件。在個案中,被告必須證明以上三項中的一項才能免責。
品質量侵權責任適用的歸責原則
產品質量侵權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是指造成了他人的損害,但行為人主觀上并無過錯,也不能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而仍由行為人承擔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3款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是實行無過錯歸責的法律依據。適用這一原則,主要不是根據行為人的過錯,而是基于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根據行為人的行為與造成損害的因果關系,由法律特別規定。無過錯責任又稱客觀責任或危險責任,國外如英美法中則稱為嚴格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使受害人的權益容易得到保護,行為人則處于不利地位。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了8種情形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與過錯推定原則不要求受害人證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適用無過錯歸責一般都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具體案件有:缺陷產品侵權訴訟、因新產品制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高度危險作業侵權訴訟、環境污染侵權訴訟、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引起的侵權訴訟、飼養的動物引起的侵權訴訟、共同危險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等。無過錯責任原則必須在法律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適用,不能隨意擴大或者縮小適用范圍。同時,應該與一般過錯責任、混合過錯責任、推定過錯責任區別開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期付款如何行使不安抗辯
2021-02-09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怎么區分
2021-02-12中國駐外使領館可以辦理哪些公證?
2021-01-26中國涉外婚姻法律法規
2021-02-08違法強拆農村房屋的賠償規定有哪些
2021-03-22違法記錄算個人隱私嗎
2021-03-24不經本人同意私自錄音違法嗎
2021-01-18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