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是法律規定的解決產品質量民事爭議的最后途徑。
向人民法院起訴是整個訴訟活動中的一個階段,整個訴訟活動由起訴、審判、執行三個基本階段構成。根據訴訟所要解決的問題的不同性質,訴訟可以分為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類型。因產品質量引起的糾紛屬于民事糾紛,因此采用的訴訟類型是民事訴訟。
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策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在原《民事訴訟法》試行9年的基礎上修改,并加以完善的。新的《民事訴訟法》全面規范了人民法院、訴訟參加人、訴訟參與人進行民事訴訟活動的行為,是人民法院審理各種類型的民事案件,解決民事糾紛的法律依據,也是公民進行民事訴訟活動的行為準則。一般來講,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司法保護必須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1)起訴和受理。提起訴訟的人稱為原告,原告起訴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原告與糾紛有直接利害關系。二是有明確的被告。被告是指原告認為侵犯其權益的人或組織。三是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是屬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口頭起訴。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口頭起訴后,依法進行審理,對符合條件的,決定立案受理,對不符合條件的,裁定不予受理。
(2)審判。對決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之前都要做好準備工作,包括發送起訴書副本和答辯狀副本,審閱訴訟材料,調查收集證據,更換或追加當事人等。準備工作做好的,即通知開庭。開庭審理中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一是準備開庭。二是法庭調查。三是法庭辯論。四是法庭調解。五是合議庭評議。六是宣判。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所做的判決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
(3)執行。就某一個具體案件講,執行不一定是必經程序,如果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自覺履行了判決的內容,就沒有必要再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了。如果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無故拒不履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就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5商事審判中幾個法律適用問題
2021-03-12訴訟財產保全申請書范本
2021-01-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土地流轉后農民怎么辦
2020-12-28征地拆遷適用民事訴訟嗎
2020-11-12拆遷補償標準是“國家標準”還是“當地標準”
2021-03-17除了搶種搶建,還有什么方法能提高征地拆遷補償
2021-02-16選擇拆遷安置房有什么風險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