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質量的賠償責任
1、銷售者的先行負責及賠償義務
我國的產品質量法同時又是一部產品質量責任法。該法規(guī)定,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1)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2)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的;(3)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2、銷售者的追償權
依照前款規(guī)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由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用戶、消費者只知銷售者為何人,且雙方存在著買賣合同關系,法律規(guī)定首先由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是非常明智的。同時,為了充分尊重合同當事人的定約自由權,該法規(guī)定,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對責任承擔順序有不同約定的,按照合同約定執(zhí)行。
二、生產者、銷售者的行政責任
為了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jiān)督管理,杜絕產品事故隱患,產品質量法第49?56條規(guī)定,明確了生產者、銷售者違反產品質量法應承擔的行政責任。現分述如下:
1、生產者、銷售者違反產品質量法的行為
生產者、銷售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行政處罰:
(1)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產品的;
(2)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
(3)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的;
(4)銷售失效、變質產品的,偽造產地,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各種質量標志的;
(5)使用的產品標識不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
(6)拒絕接受依法進行的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查的;
(7)隱匿、轉移、變賣、損毀被依法查封、扣押的物品的。
2、行政處罰的種類
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擁有行政處罰權的質量監(jiān)督部門、其他行政管理部門應根據具體情節(jié)決定處罰的種類及單處還是并處。此外,沒收的對象除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和違法所得外,對生產者專門用于生產假冒偽劣產品、不合格產品的原輔材料、包裝物、生產工具應予沒收。罰款的幅度最高可達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的3倍。
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的,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三、其他相關人的違法行為及責任
1、為違法行為提供便利條件的責任。已知或應知屬于該法規(guī)定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或者提供制假技術的,應沒收其收人,并處罰款。
2、服務業(yè)經營者的責任。服務業(yè)經營者將禁止銷售的產品用于經營性服務的,責令停止使用;對知道或應當知道該產品是禁止銷售的產品的,依該法對銷售者的處罰規(guī)定進行處罰。
四、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及相關行政部門的法律責任
1、地方政府和國家機關的責任
各級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和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產品質量法第9條的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包庇、放縱行為;(2)通風報信、幫助違法當事人逃避查處的行為;(3)阻撓、干預查處行為。
2、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的法律責任
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有下列行為的,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監(jiān)督抽查中超量索取樣品或者向被檢查人收取檢驗費用的,由其上級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或者監(jiān)察機關責令退還,情節(jié)嚴重的,對直接主管人員和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2)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或者其他國家機關違反產品質量法第25條的規(guī)定,向社會推薦產品或者以某種方式參與產品經營活動的,由上級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責令改正,消除影響,沒收違法收入;情節(jié)嚴重的,對直接主管人員和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有此行為的,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可責令改正,消除影響,沒收違法收人及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可撤銷其質量檢驗資格;
(3)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瀆職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未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五、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的法律責任
1、檢驗機構及認證機構的法律責任:
(1)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偽造檢驗結果或者出具虛假證明的,應責令改正,對單位和直接主管人員及責任人員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取消其檢驗資格、認證資格。
(2)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或者證明不實,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造成重大損失的,撤銷其檢驗資格、認證資格。
(3)產品質量認證機構違反產品質量法第21條的規(guī)定,不履行質量跟蹤檢驗義務的,對因其產品不符合認證標準給消費者造成的損失,與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撤銷其認證資格。
2、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的承諾、保證責任
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對產品質量的承諾和保證,對消費者而言,通常比生產者、銷售者自己的保證更加有效,如果不實,欺騙性、危害性也更大。為了約束他們的行為,產品質量法第58條規(guī)定,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對產品質量作出承諾和保證,而該產品又不符合其承諾、保證的質量要求,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的,與生產者、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
六、刑事責任
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比,產品質量法的大量條款都涉及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調崗申請怎么寫
2021-01-26騙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0-12-07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22生產費和撫養(yǎng)費如何算
2020-12-25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二審先予執(zhí)行費用
2020-12-27交通事故應由誰管轄
2020-12-12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