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員工致顧客傷殘責任的認定
案情:
原告劉某到被告某酒店消費就餐,因菜肴問題與酒店廚師丁某發生沖突,丁某在餐廳內毆打原告劉某,又用鐵質廚具擊打劉某頭部致傷。期間餐廳內有服務員等5、6人未加以及時制止。后原告經法醫鑒定為一級傷殘,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犯罪嫌疑人丁某畏罪潛逃未抓獲。原告劉某遂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某酒店依法賠償70余萬元。
本案審理中有三種不同意見。原告所受到的傷害是丁某個人的犯罪行為直接造成,應由其承擔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不屬于被告的服務直接造成,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酒家與原告形成合同關系,應適用合同法)認定酒店是否違反合同附隨義務,據本案具體情況應認定酒店違反了義務,應在預見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應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評析:
小編同意第三種意見。理由是:首先被告負有經營者安全保障義務。經營者對服務場所的安全保障義務,是經營者在經營場所對消費者、潛在的消費者或者其他進入服務場所的人之人身、財產安全依法承擔的安全保障義務。首先,根據危險控制理論,控制潛在危險的義務通常來源于對危險源的控制能力,避免損害的義務通常以加害人和受害人或危險源之間的近因關系為前提。經營者對經營場所具有事實上的較強控制力,更能預見可能發生的危險,更有可能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損害發生或減輕損害。其次,根據民法的誠實信用原則,經營者應本著善良管理人的責任,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消費環境,善盡注意義務,這屬于“范圍責任”。再次,根據社會責任理論和社會連帶理論,經營者應當在自己的經營場所追求經營利益的同時,盡到社會公共責任,這也符合收益與風險相一致的原理。具體而言,安全保障義務包括法定義務與約定義務、基礎性義務與附隨義務、積極作為義務與消極不作為義務。
被告具有客觀的過失應承擔責任。被告負有過失,即對認識并避免安全保障義務的違反。判斷經營者有無過錯的一般標準是其是否達到了法律法規或操作規定所要求達到的注意程度,或者是否達到了同類經營者所應當達到的通常注意程度,或者是否達到了一個誠信經營者應達到的注意程度。確定有責性要素具體有四個方面:對帶有安全保障義務色彩的社會情事有認識可能性。對安全保障義務違反有認識可能性。對餞行善良管理、危險控制和保護義務有期待可能性。對安全保障義務違反的避免可能性。本案中,被告員工丁某個人的加害行為是造成劉某傷害的直接原因。但是該加害行為與被告安全保障義務的“范圍責任”具有直接內在關聯性。包括對員工疏于管理、對工作場所疏于管理、對不安全事件不及時避免和制止、未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和保護義務等,因此在客觀標準上具有過失。
本案應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內的侵權法規則。我國立法在兩個方面規定了經營者安全保障義務。一方面是具有侵權行為法性質的法律行政法規對安全保障義務的規定,包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7條、第18條第1款的有關規定以及產品質量法)等,包括民法通則)的相應規定。另一方面是合同法中涉及安全保障義務的規定。包括合同法第30條、122條、53條的規定。在合同關系的違約責任和侵權損害之債的侵權責任競合的情況下,應根據有利于權利者的原則,酌情適用。本案的實際情況是直接侵害人丁某下落不明,被告酒家因為違反安全保障義務,應承但責任。原告劉某符合消費者的主體,是在接受餐飲服務過程中,被正在提供服務的被告員工傷害致殘,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1-03-01征地拆遷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