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規定,名譽侵權主要有四種承擔責任的方式。即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這些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1、停止侵害。所謂停止侵害,是指侵害名譽權的行為尚在進行的情況下承擔的民事責任。人民法院在處理名譽權糾紛案件中,如果侵權人尚未停止侵權行為,辦案人員首先應當對其進行法制教育,勸其自覺停止侵權行為;如果侵權人既未停止侵權行為,又不接受批評教育,人民法院應責令其停止侵害;如果侵權人仍不履行,可以采取訓誡,責令具結悔過、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迫使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
2、賠禮道歉。所謂賠禮道歉,是指侵權人向受害人承認其侵害了他人的名譽權、誠懇認錯并表示歉意。有人認為采取這種方式可以單獨對受害人進行,也可以當眾進行,筆者認為應當眾進行。因為,如果侵權人沒有當眾實施損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就構不成侵權后的影響面,當然可以不用當眾向他人賠禮道歉,但如果侵權人當眾實施了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給受害人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而侵權人向受害人賠禮道歉不當眾進行的話,就達不到給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目的。因此賠禮道歉,從消除影響角度講,必須當眾進行。
3、賠償損失。所謂賠償損失,是指因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時應承擔民事責
任。賠償損失分財產損失賠償和精神損失賠償。財產損失賠償數額,應按受害人造成的實際損失計算,實際損失無從計算的,可按通常平均減少的收入計算。精神損失是一種無形損失,它無法用價值和貨幣計算。在適用精神賠償時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①、用經濟懲罰手段來制裁侵權人。對受害人是一種撫慰,對侵權人是一種教育手段,讓他拿錢買教訓。②、賠償時,應考慮受害人名譽損害程度和精神痛苦導致身體健康受到的影響程度。③、考慮侵權人過錯程度主要看社會影響后果。④、考慮侵權人的經濟能力。
4、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是指公民和法人的名譽權受到不法侵害地,有權通過人民法院要求侵權人在影響所及之范圍內以公開形式承認侵害過錯,澄清事實或者解除、消除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以恢復未受損害時社會對其品行,才能和信用的良好評價的責任措施。侵權人在多大范圍內造成了影響就應當在多大范圍內消除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承包經營權年限是多久
2020-11-16店鋪轉讓要不要通過房東
2021-01-19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法律規定拘役是否是刑罰
2021-01-15交通事故法院調解還要付律師費嗎
2020-11-22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