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和二審的區別
1、性質不同。
歸根到底,由于審判依據和審判任務的不同,兩者在性質上有區別:人民法院第一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對行政案件的一審管轄權,其性質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人民法院第二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上一級人民法院對下一級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權,其性質是對第一審裁判合法性的審查,是將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特定爭議最終予以解決。
2、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同。
第二審程序基于當事人行使上訴權而發生,而第一審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訴權而發生。
3、審查對象和范圍不同。
一審法院審查的對象是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僅對所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相關的行政法律關系進行審查;而二審法院審查的范圍除此以外,其直接審查對象還包括一審裁判是否正確,即二審程序中的審查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和一審裁判的雙重性審查。
4、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訴訟主體不同。
一審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資格限制,提起訴訟并引起第一審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對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二審中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并不固定,沒有資格限制,原審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當上訴人、也可以充當被上訴人。
5、審理方式不同。
一審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一律實行開庭審理,包括公開和不公開開庭審理;二審中,人民法院除應采取開庭審理方式外,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6、裁判方式不同。
一審判決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質量,可以作出維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判決、撤銷判決、確認判決、限期履行法定職責和變更判決等;二審判決則限于維持原判、依法改判兩種,并可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7、審理期限不同。
《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這就是說,二審的審理期限比一審期限少1個月。
從上文中可以了解到,一審與二審的區別主要分為:性質上的不同、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同、審查的對象以及范圍不同、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訴訟主體不同、審理方式、裁判方式、審理期限不同。若還有相關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解約定金退還時間是多久
2020-12-15交通事故檢驗鑒定時限
2020-12-30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貨車司機沒有資格證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