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說出了個人信息會有影響嗎
只說出姓名沒有關系,但以后要小心。網絡上泄露個人信息,不被人利用,就不會有影響。
個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是什么
1、垃圾短信
相信這個,大家都深受影響吧,現在每天接到垃圾短信的數量遠比前幾年要多的多,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我們的個人信息已經泄露了。我們平常在填寫個人信息的時候,一定要多留意一下,否則很容易泄露自己的個人隱私信息。
2、垃圾郵件
每天自己的私人郵箱都被慢慢的垃圾郵件給填滿了,導致正常的郵件不能被及時的看到,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困擾,而這些垃圾郵件以推銷郵件為主。
3、信用卡被透支
可能大家還不重視個人的信息安全,殊不知,你的信息泄露之后,可能有人用你的信息來辦理身份證,然后惡意透支信用卡,這會造成你的信用低下,對你將來的銀行貸款、房貸等等造成不可預估的影響。所以自己的各種證件不要借給別人使用。
4、惹上官司
信息泄露之后,不法分子如果利用你的身份信息干了某些壞事,到時候公安部可能便會請你去喝兩杯茶,到時候你可能還不知道為啥的吧。
5、不法分子詐騙
可能大家看新聞的時候,會注意到,不法分子利用你的信息去向你身邊的親人去進行詐騙。這個是最讓人惡心的,身邊的朋友一不小心便有可能中招。
網上不小心泄露個人信息咋辦
1、更換賬號。個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時間換賬號。由于現在網絡十分發達,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換賬號,那么在這個賬號下登陸的各種信息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因此,一旦發現了泄露的源頭,就要立刻終止使用這個賬號,從源頭切斷泄漏源。
2、更改重要的密碼。現在的人離不開網絡,一旦個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廣。尤其對于喜歡網購的人來說,個人信息往往和銀行賬號、密碼等重要的信息聯系在一起。因此一旦個人信息泄露,應該馬上更改重要的密碼,避免造成經濟損失。
3、報案。個人信息一旦泄露,應該報警。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這樣不僅可以維護自己的隱私權,還可以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
4、律師起訴。如果個人重要的信息丟失,而且知道怎么丟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線索,那么就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5、收集證據。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6、無關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現在信息泄露十分嚴重,防不勝防,如果事事都要追究,可能不會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時間。因此對于無關緊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可以選擇不予理睬。
不小心說出了個人信息會有影響嗎?如果你不小心泄露的是你自己的個人信息,那么日常生活中就要好好警惕;泄露的是別人的信息則需要去提醒別人警惕。更多泄露個人信息帶來的具體影響等知識,請你上律霸網網站咨詢律師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云律師,福建韋達律師事務所副主任,1997年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大學副教授,曾長期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法制機關工作,婚姻家庭咨詢師(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律師在現場》律師團成員,福州電視臺移動頻道“法律講堂”特邀專家,福州市議和網公益律師團首席專家,福州市律師協會勞動和社會保障委員會委員.張云律師先后長期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法制機關工作,諳熟我國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運作方式、工作模式、辦事程序,能夠熟練地處理法律問題,具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敏銳的社會洞察力、扎實的法律理論基礎、較高的法律分析應用能力。現主要從事征地拆遷、婚姻家庭、債權債務、交通事故、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刑事辯護等法律實務工作。
動產質權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1-03-01房產糾紛如何正確維權
2021-02-23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交通事故自認全責有什么后果
2021-01-09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