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白的拆遷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空白的安置補償協議只有被征收人簽字的,如何后面加的條款不是雙方原先協商的,協議不是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是無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如何防范拆遷安置協議簽訂風險
第一,未與任何拆遷主體簽訂書面協議,或只是簽了空白協議。很多被拆遷戶來咨詢德凱律師時,總是會提出自己沒有任何材料。有的被拆遷戶甚至領了部分拆遷款,但是沒有人跟他們簽協議。有的被拆遷戶被逼迫簽了空白協議,但是具體協議內容一概不清楚。這是在簽署拆遷安置協議時,常常會遇到的風險之一,該風險一方面因被拆遷戶不懂法而起,另一方面因政府的強勢或自身違法而生。因此,不簽協議或逼迫被拆遷戶簽署空白協議,在協議履行過程中,尤其是對補償款數額、安置房套數等問題上,都極容易產生糾紛。
第三,拆遷雙方簽訂的拆遷補償協議中,對于房屋的具體面積、門牌號等在協議中約定不清。造成潛在的協議約定不明,繼而造成協議雙方,尤其是協議甲方在履行協議時相互扯皮。律霸網小編代理的一起農村宅基地騰退案件中即存在這種情形,因事發拆遷起于2002年,當時的拆遷法規,拆遷政策尚不齊全。被拆遷人在與村委會簽署的拆遷協議中,對于安置房的具體面積大小、具體位置、具體門牌號等約定并不清楚。被拆遷戶每次找到村委會要求履行協議時,村委會總是以無房無錢推脫。最終協議遲遲未能履行,不得已通過訴訟方式解決。對于此種情形,《合同法》第六十一條也做了明文規定,即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因此,即便合同約定不明,依據上述法律規定,拆遷協議簽訂雙方完全可以協議補充,無法協議補充時,應當依照合同相應條款或交易習慣進行確定。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空白的協議如果不是雙方的意思,那么就是屬于無效的,生活中很多時候簽訂協議有很多的事項要注意的。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利差益
2021-01-17怎么合理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和價格問題
2021-02-20村干部挪用土地出讓金怎么處罰
2021-01-08耕地上非法建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08房屋拆遷補償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5